導讀: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農業、田園生活于一體,跨產業、跨功能的綜合體。發展田園綜合體需要做到發展優勢項,做出特色,保存長久生命力,這樣才能使之得到循環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在分析國內外田園綜合體建設成功案例的基礎上,力圖歸納總結田園綜合體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及對投資田園綜合體的啟示。
一、臺灣清境農場——“小瑞士”
休閑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臺灣農業的成功轉型,“三產”融合促進了臺灣農業旅游經濟的發展。臺灣休閑農業起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臺灣的休閑農業已經走紅國際市場,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地的游客不斷增多。
清境農場是臺灣休閑農業的經典項目之一,創建于1961年,位于臺灣南投縣仁愛鄉,臨近合歡山,面積700公頃,海拔1748米,有“霧上桃源”的美名,是臺灣最優質的高山度假勝地。
清境鄉村農場利用優質的草場和山地景觀資源,打造特色農場和風情民宿,吸引游客遠離城市,體驗獨特的山地田園風光。



清境農場整體規劃
◆ 線:車行路、六大步道意境深遠

清境六大步道最能讓人深刻感受清境真實面貌。坐落在青青草原四周的六大步道:大片的茶園,碧綠青翠就像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近距離接觸羊群牛群是農場畜牧中心[畜牧步道]、柳杉群林,尋幽靜謐,享受森林浴最佳去處的是[柳杉步道]、最佳觀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拾階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最具人氣指數遍布白色法國菊瑪格麗特,十分具有歐洲風情的[瑪格麗特步道]。一路由北到南相互連接的步道群,是踏青、健行、賞景的連接網脈。
◆ 點:游客中心、休閑中心、特色民宿相輔相成


◆ 面:草場、牧場、花園、茶園渾然一體
將景區節點離散化,在草場、牧場、花園和茶園等各個片區打造不同主題的景觀和休閑娛樂活動。
在這片偌大的仙境之中,最受歡迎的景點莫過于清境農場的青青草原以招牌“羊咩咩脫衣秀”最負盛名,深得大眾喜愛。綿延不盡的草地上有著成群的牛羊不時穿梭其中,山林田野的純凈之美,徜徉其中不但可近距離地接觸到牛羊,還能欣賞到可愛的“綿羊秀”。
創意文化植入
以本地擺夷族文化為主題,打造包括節慶、美食等多重參與性文化體驗,挖掘當地文化潛在價值。
清境農場模式

主題個性化:個性定制化旅游服務,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功能住宿化:多種功能業態復合打造
分散式:依山就勢,各景點分散式布局
統一性:管理委員會統一經營管理
集散地:郊區旅游度假集散
運營開發策略
清境農場前期依托草場資源發展觀光旅游,撬動區域價值。后期植入特色民宿、文化體驗,綜合服務等多元業態,以休閑度假功能、景觀體驗、多主題設施作為核心競爭力。

創新盈利模式
核心服務全部自持運營獲取收益,少量民宿和商業本地村民自營,少量民宿和商業村民自己運營管理,與景區無關.

案例總結及成功的啟示
清境農場成功經驗在于:1.依托先天山地草場資源稟賦,打造獨特的城郊休閑農場風光,而非傳統景區大規模開發植入。2.建立了完善的功能體系,依山就勢,分散景點布局,通過交通串聯景區各個節點,形成“線、點、面”彼此聯動的內部格局。3.將創意文化植入到關聯活動中,少數民族文化的植入,融入到各種主題活動中,成為大眾游客的核心吸引力之一。4.創新盈利模式,統一經營管理,核心設施全部自持運營,少量民宿和商業本地村民自營,有利于統一管理和服務的提高。
二、中國無錫田園東方
地理位置
無錫田園東方由東方園林產業集團投資50億元建成,項目位于無錫市陽山鎮.地處我國的“長三角”地區,東鄰上海、蘇州,西接南京,南臨太湖.北靠長江。
周邊環境
自然環境方面,“水蜜桃之鄉”陽山鎮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桃林大約2萬畝,生態林7000多畝,山地約1O平方公里,素有“綠色大氧吧”的美譽。旅游資源方面,陽山鎮擁有億年火山、萬畝桃園、千年古剎,百年書院。
交通環境

高鐵:距蘇州、常州15分鐘左右、距上海45分鐘車程;距上海浦東機場及南京祿口機場約1小時30分鐘車程。新長鐵路、陸馬快通、錫宜高速、342省道穿境而過,西環線對接市區高架、靠近京滬、滬寧高速。
核心競爭力
依托自身在生態、苗木、景觀、田園、文旅、置地及婚尚等業務板塊上實現產業鏈高度整合和長期的行業積累,迎合了新型城鎮化的政策與產業趨勢。
項目內的旅游地產板塊
田園東方居住板塊的產品屬于旅游地產中的旅游度假地產。購買的別墅主要用于度假.作為遠離城市的“第二居所”,用來滿足自己逃離都市,回歸田園生活的愿望,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由于購買該項目地產的用途多為度假,非節假日的空住率較高,閑置的度假別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該旅游地產項目也推出了分時度假的模式.實現了業主與開發商的雙贏。
運營模式
項目打造生態、生產、生活“三生”的產品功能,通過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實現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田園居住復合功能。

盈利模式

三、田園綜合體運營模式總結與展望
創意田園綜合體核心在經營,經營到位,賺錢也是分分鐘的事情。本文在分析國內外成功經驗基礎上,探討了休閑農業五大經營模式:
(一)片區開發模式

(二)產業帶動模式
休閑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過休閑農業這個平臺,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拉動產業的發展。在這類園區中,游客除了餐飲旅游,還會帶回土特產品。
(三)科普教育模式

(四)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民俗風情旅游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閑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五)休閑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

四、田園綜合體盈利模式總結與展望
(一)創意休閑農業盈利
此模式的核心在于從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經營上獲取最大的利潤。這就要求在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經營上不斷推陳出新,將創意休閑農業融入到項目的開發上來,實現基礎設施與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滿足游客休閑度假的需求,提高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美譽度以及游客的滿意度,完善田園綜合體項目本身的經營。創意休閑農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二)品牌增長盈利
在整個項目的運營過程中,經營者需要依靠高質量的農業休閑旅游及地產產品來打造自身品牌,重視品牌的價值。在成功塑造品牌后,不斷延長品牌的產品線,讓品牌的影響不斷擴大,從而實現品牌附加值的全面盈利。
(三)共享客源盈利
在項目的經營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地區內其他旅游景點的優勢,積極與周邊旅游項目及景點合作,推行聯票制度以及會員優惠制度,共享彼此客源,實現互惠互利,延長游客在本區域的逗留時間,創造更大的收益 ,這種盈利模式是整合所在區域內一切可利用的休閑旅游資源,進行連鎖促銷,實現資源共享,利潤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