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家嘴有幾十萬金融從業人員和各種中介皮條客。空氣中充斥著浮躁和金錢紙醉金迷的氣息。在金融這個江湖上每天都流傳著各種創富傳奇,我身邊的就有不少。
合法或打擦邊球賺的:
房地產行情最好那幾年給房地產項目放高利貸,一個項目就賺幾百萬的
一個學弟,15年半年炒股賺上千萬的,
16年做發債承攬一年賺上千萬的,
賣信托一年賺幾百萬的,
做票據中介前幾年行情好一年賺幾百萬,
搞資本運作一個項目賺幾個億的
違法賺的:
跟銀行內外勾結,騙貸倒貸,甚至一部分貸款直接揣自己兜里,
搞龐氏騙局非法集資,
給各種大佬做白手套,
每投一個項目都從企業拿回扣和好處費,
內幕交易等等
任何財富傳奇,多多少少都會有運氣的成分,但我見到的更多是膽識、努力還有不怕死,還有對規則以及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和利用。這些人當中有背景極深厚的,也有窮苦出身的,英雄不問出處,但背景深厚的人做金融有先天的優勢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當你把這些故事掰開了,揉碎了,你會發現大有不同:
那個投房地產項目的朋友投的是一個四線城市的項目,錢也是從投資人募集來的,正好遇到調控差點收不回來,動用各種關系威逼利誘,硬是讓項目業主方,一個當地的地頭蛇另外借了一筆錢把自己的錢連本帶利置換出來;
炒股賺上千萬的學弟,親戚朋友都是做生意的,募集了一千萬的本金,相當一個小私募了,只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
那個做債券承攬的老兄,已經蟄伏積累和十年了,積累了深厚的政商資源和關系,遇上一波大行情,終于揚眉吐氣;
賣信托的哥們當年客戶的原始積累也是一個個陌CALL打出來的,一個月幾千個電話打底,后來又帶了團隊,手里有個幾十條槍,后來直接開始接項目,找信托通道過會貼牌然后自己賣,一年賺幾百萬也是努力加趕上了剛性兌付的好時候;
票據中介就不說了,手里上百家大小銀行同業部門的資源,鐵關系都是KTV里一家一家喝出來的;
而搞資本運作的大神,家里本來就有家上市公司,兩張嘴皮子又能忽悠。
而違法賺大錢的基本都進去了。
然而其實身邊每天更多上演的,是被騙的,被抓的,郁郁不得志的。一個老家農村的姑娘畢業后來上海進了一家P2P公司做理財師,結果公司跑路,自己加父母50萬和客戶的幾百萬資金全被卷跑。有個朋友做原油貴金屬虛擬盤,前一天還在開著豪車唱著酒泡著妞,第二天公司被經偵一鍋端,父母親友讓我幫忙找律師撈人。
甚至還遇到過清華的高考狀元賣P2P的。
一個30歲出頭就當上公募基金經理的年輕有為的富二代,人生的第一支自己負責管理的基金在股災前一個星期募集完畢然后火急火燎地開始建倉,結果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當然更多的是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金融民工,一邊拿著微薄的薪水不敢冒任何的風險,一邊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躍上人生巔峰。
一幕幕魔幻而又荒誕的戲碼就這樣漸次上演,真實而又殘酷。局爺倒爺在飯局上觥籌交錯,各自比劃著神秘莫測的高層關系。只會講故事的投行家和董秘相約丟臉共赴出丑。臺面上張口就是幾百億的一手項目,私底下交流著哪個場子性價比高夜夜笙歌,腰上別著大H,身下耕耘著外圍。
這邊剛見到一兄弟保薦的企業上市了拿了幾百萬紅包,那邊又聽說一哥們賣新三板原始股賺了個盆滿缽滿。各路鐵飯碗看著心癢癢,心里想著居然還有這種操作,紛紛擼起袖子下海撈錢,結果灰頭土臉碰一鼻子灰,感嘆海底撈錢你學不會,自己干的一定是假金融行業。一老兄酒過三巡,打著飽嗝,紅著臉說笑嘻嘻地說,你問我投資什么來錢快?你看現在經濟這么萎,最好的投資策略當然就是用騙來的錢包裝自己然后去騙更大的錢。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各色投資人拉橫幅追欠款早已經是屢見不鮮,一撥撥金融才俊來了走了進去了,一茬茬的韭菜割了倒了又頑強地茁壯起來了。大學時互相調侃說以后一起去提籃橋進修,沒想到如今看到的景像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殘酷。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年輕人福報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僥幸暴富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你hold不住這錢。福報是什么,是一個個飯局,一場場應酬,一通通陌call,一個個成功或失敗的項目,一次次江湖救急與被救急等等等等瞬間點滴積累起來的。金融行業的基石說到底還是信用,信用是需要靠長年累月的時間打磨出來的。
某些人在某些特定階段能獲得超級可觀的收益,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承受和管理人生的風險。
不過呢,從事金融看上去最艱難的事情是管理風險,其實最艱難的事情還是莫過于管理自己的欲望啊。
作者:周召 微信公眾號:周大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