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IPO隱形紅線——凈利潤3000萬到底靠不靠譜?

發布日期:2021-01-12 20:25:18 瀏覽量:0

分享到:

?  前幾天,關于IPO業績門檻的討論再度回歸人們視野。

  不少公眾號,根據對近來IPO過會企業凈利潤的統計,告訴人們一個早已耳聞的真理:凈利潤3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在申報IPO時最好掂量掂量!

  通過統計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企業的IPO審核情況,可以發現審核通過率隨著凈利潤規模的下降而下降。尤其當凈利潤規模低于3000萬元時,通過率僅為4.8%,終止審查和審核未通過的企業占比接近9成。

D~CPU7CY{31502_HD8{2AOH.png

  從四組數據來看,券商在申報IPO項目時基本把握了3000萬元的凈利潤門檻,申報企業明顯少于其他三組組別。

  為什么監管層會設置“凈利潤3000萬”這道業績關卡呢?在尚普君看來,既是清理堰塞湖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提高企業的上市質量。

  事實上,通過對已上市的IPO凈利潤不及3000萬的企業發展現狀分析或可對該問題有所理解。

  通過統計2010年初至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的過會企業發行狀況,我們會發現盡管這些企業僥幸通過發審會,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導致擱淺,最終夢斷IPO。

  具體而言,這段時間內年均凈利潤大于3000萬的過會企業有2445家,21家過而未發,占比0.86%。而年均凈利潤小于3000萬的過會企業只有55家,其中有7家過而未發,占比高達12.7%。

C$DME8GJ1A1RLJU1GG`QC1A.png

  從更直觀的指標即上市后的盈利水平來看,上會時凈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盡管不乏一些潛力股,但大部分企業持續盈利能力較差,企業規模有限。

S7QC59{4$%2$NVUEH9W6@1E.png

{5AQ2080@ZT`FNWJR($W[PB.png

  通過統計2010年至2014年上市的凈利潤在3000萬以下的45家企業在以后年度的凈利潤發展情況,可以看到超一半的企業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負,部分企業虧損嚴重,年復合增長率為-51.08%。其中華虹計通業績年年敗退,上市兩年變贏為虧。

  鞍重股份和步森股份則是由于業績不佳、經營每況愈下,開始淪為殼資源。

  具體而言,2012年上市的鞍重股份,上市剛剛三年后便淪為“閃電”賣殼族。步森股份在2011年上市之后,業績一直在下滑。2011年凈利潤為5283萬元,2012年為4016萬元,而2013年大幅下滑至606萬元,2014年則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這樣看來,將3000萬定為凈利潤隱形紅線不僅可以減少IPO申報企業家數,加快排隊企業進程;而且可以篩掉部分抗風險能力比較差的小型企業,為保護中小投資者添力。3000萬元凈利潤門檻作為企業IPO上市的隱含紅線并非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