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們又搞事情了!小米這兩天正在港招股呢,港交所又公布了美團點評的招股書。小編第一時間幫大家來扒招股書亮點,就是招股書的繁體字看的我心好累
先看一下美團點評的發展歷程:
亮點一:營收3年增長7倍,凈虧損28.5億元!

從招股書來看,2015年它的營收就已經達到了40億,更嚇人的是,40億以后還在急速增長,2018年的營收已經達到了339.28億元。
同時,美團點評的虧損也在收窄,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8.5億元,調整前數字為-189.9億元;與之可類比的是,小米2017年總收入1146億元,凈利潤-439億元,經調整后的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
為什么調整前后的凈利潤存在如此大的差異?主要原因在于“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之前我們在扒小米的招股書的時候也說了這個。
具體來說,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對于合并資產負債表指定為負債,而公允價值增加對于合并損益表會被確認為公允價值虧損。因此,過往融資發給股東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的增加,將會帶來大額的“非經營性虧損”。
從小米到美團,這些互聯網公司此前通常會有多輪融資發行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在國際會計準則下,這種優先股會體現為“對股東的負債”,其公允價值的上升會記錄于公司賬面的虧損,但實際上公司并沒有這樣的虧損發生,對公司實際運營也沒有影響。
這類優先股帶來的虧損不必擔心,反而是越大越好,越大說明企業發展得越好,股份價值提升得越多。不過人家美團也說了,未來我們也可能繼續虧損
亮點二:餐飲外賣收入增長急速,是主要業績貢獻者
美團的業務波及太廣了,但在招股書里歸結為三部分:1)餐飲外賣,2)到店、酒店及旅游,3)新業務及其他。

看公司的各業務收入占比變化,簡直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2015年的時候,美團的餐飲外賣僅僅占了4.3%的收入,到店、酒店及旅游才是重要收入支撐點,但2016年,餐飲外賣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由1.7億元迅速擴充到53億元,占比40.8%,2017年更是延續狂熱走勢達到210億元,占比高達62%。
餐飲外賣業務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商家訂單抽取的傭金(多按交易價值的百分比確定)、為商家提供的在線營銷服務,以及向用戶和商家收取的配送費。在此小編表示,為了搶美團外賣的紅包,天天操碎了心= =。
到店、酒店及旅游部分的收入則來自于商家在平臺出售代金券、訂票等抽取的傭金、為商家提供的在線營銷服務。
新業務及其他主要是1)基于云計算的ERP系統;2)整合支付服務;3)供商家使用的供應鏈方案;4)中小商家融資服務;5)本地交通服務;6)其他產品及服務。這樣看來,美團打車業務和摩拜共享單車業務的收入因為未成氣候,都暫時歸入其他了。
亮點三:餐飲外賣毛利僅占8%,網約車燒掉2.93億元

雖然餐飲外賣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收入,但是從毛利來看,餐飲外賣的毛利貢獻僅占8.1%,主要成本來自于配送騎手的成本、支付處理成本,以及其他的如雇員福利開支、服務器托管費用等等。而其他新業務中,由于公司2017年推出了試點網約車服務,其成本一下子從0元增加到2.933億元,燒錢大戰下,美團打車對網約車的補貼還是下了大手筆的。同時,交易用戶激勵由2016 年的26 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42億元,同比增長60.5%,主要是公司推進外賣業務發展,進行的各項外賣補貼。
看到那團火了嗎??都是美團燒的錢

亮點四:騰訊持股20% 王興11% 阿里1.5%
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興持股11.4386%
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穆榮均持股2.5141%
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持股0.7264%
騰訊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0.1363%
紅杉資本持股11.4368%
其他投資者持股53.7478%
好玩的是,阿里依然持有74,352,299股A類優先股,持股比例為1.48%。去年5月王興接受《財經》專訪時表示,“如果你不看好這家公司,那干脆賣光好了,我們已經幫他們找好了買家。但他卻不肯賣光,他一定要留一點,或許是為了將來能繼續給我們制造點麻煩。”“比如外賣,阿里為了給我們制造麻煩,不惜代價扶持餓了么,他們一年花了十億美元。” 作為吃瓜群眾,有種想看阿里搞事情的心態是怎么回事兒
亮點五:業務廣泛,樹敵千千萬

做得越多,你的敵人就越多。美團點評進入的領域簡直不要太多,對手包括了中國最強大的互聯網巨頭、最明星的創業公司和一些老牌互聯網上市公司,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對手在集中質疑它。
在生鮮領域,美團旗下生鮮超市小象生鮮5月正式開業,而被阿里內部在商超新零售領域視為“一號工程”的盒馬鮮生今年初宣布2018年將在北京再開出30家門店。
在打車領域,2017年2月,美團點評在南京上線打車業務,美團目前已經拿到了杭州、成都和溫州的網約車經營許可證,但截至目前,美團打車仍只是在南京和上海兩地運營。
在共享單車領域,2018年4月,美團搞定摩拜,入局共享單車領域。目前共享單車領域主要有三大派系,包括以哈羅單車和ofo小黃車在內的阿里系、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在內的滴滴系,以及全資收購摩拜的美團系。
在相繼試點包括打車、民宿、新零售、共享充電寶等新業務之后,美團依然不會停止拓展新業務的步伐,王慧文對于新業務嘗試標準解釋為,該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面會不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該行業的消費者或者商家,他們是不是對現狀滿意。對此,吃瓜群眾表示,祝你們玩得開心!
其他亮點:
1、有志于打造覆蓋所有消費產品品類的綜合型同城即時配送物流平臺

2、收購摩拜,但不保證未來盈利

3、4.6萬人的龐大員工群體,快遞小哥53.1萬

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團擁有46,662名全職人員(不包括配送人員),主要在北京和上海總部;
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美團日均活躍配送騎手數量達到53.1萬。
4、業務規模數據

5、業務營運指標數據

好了,小編準備找在美團的朋友們要紅包去了。
要什么紅包?當然是外賣紅包了,難不成我還認識王興啊!

更多IPO上市,上市后再融資,并購重組,投融資,行業研究,募投項目等精彩文章,
歡迎關注上市咨詢行業先鋒——尚普咨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尚普IPO咨詢(ID:ipobank)
為您全方位解答上市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