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PO咨詢行業先鋒機構,尚普咨詢(ID:ipobank)
自今年六月以來,國內P2P行業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般的“爆雷潮”。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統計,自2018年6月以來,已經有144家平臺提現困難,3家平臺有經偵介入,19家平臺跑路。其中不乏錢爸爸、牛板金、銀票網和投融家這類交易規模超過百億的平臺,以及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這類高返現平臺,甚至還包括“網貸之家”的兄弟公司投之家。
海外上市:P2P平臺自救之舉
1、赴港上市漸行漸難
P2P的集中爆雷讓投資人生出恐慌情緒,擠兌潮愈演愈烈,平臺不得不想辦法自救。由于海外上市有助于提升投資人信心,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緩解平臺的流動性壓力,成為不少平臺的選擇。近期,愛財集團、草根投資、我來貸、理想寶等P2P平臺都發布消息稱醞釀赴港上市。不過,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這些平臺能否成功赴港上市,存在諸多變數。
在上市制度方面,港交所明確要求境內P2P平臺先備案后上市,原定于今年6月完成的P2P網貸備案的延期一度成為阻礙平臺赴港上市的最大障礙。不過,7月13日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51信用卡另辟蹊徑,通過杭州市西湖區金融辦出具的預驗收資質,繞過了備案這一環節。預驗收區別于備案,它是指地方相關部門認可P2P平臺已經按照國家現行政策規定完成了業務整改并獲得驗收通過,以“預驗收”的方式支持合規網貸機構正常業務的發展。它體現出地方監管部門對P2P平臺業務整改的認可,被港交所視為平臺合規操作的一大憑證。不過,51信用卡的操作模式很難復制,而且只要P2P平臺存在債轉業務或活期產品,就很難被認定為合規操作。這意味著P2P平臺想依靠赴港IPO緩解流動性壓力,道阻且長。
2、赴美上市“一波三折”
赴港上市困難重重,不少P2P平臺計劃赴美上市。相比香港資本市場主要采取審批制與保薦制,美國資本市場采取注冊制,即P2P平臺只需充分披露自身債轉業務模式或活期產品存在期限錯配、長貸短投與擠兌等風險,美國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會自主評估能否承受相應風險,再決定是否投資,或給予一個他們認可的估值。
投行業內人士稱,現在納斯達克與紐交所在P2P上市申請意見反饋中,會專門詢問行業擠兌風波的原因,平臺如何應對擠兌風波,如何確保自身業務增長在這場風波里不受沖擊等問題。如果答復不具說服力,很可能會暫緩平臺IPO進程。由此來看,赴美上市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此外,赴美上市的互金公司股價從年初開始一直處于下行通道,受近期網貸爆雷潮的影響,7月2日至7月17日的10個交易日內,赴美上市的互金公司的市值蒸發超32億美元。所以,借助赴美上市來緩解平臺流動性壓力的做法,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謂一波三折。
上市艱難,融資來湊
從上述對P2P平臺赴港上市和赴美上市情況的分析來看,P2P平臺靠海外上市換回投資者信心以化解擠兌風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換個角度來看,此次爆雷潮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次洗牌,洗牌期后行業又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些機構資本也開始在這一時期重倉部分資質較好的網貸平臺,近期PPmoney、短融網、恒信易貸、懶財金服、信用寶、迷你貸分別宣布獲得機構融資。總體而言,赴港還是赴美上市并非平臺化解擠兌潮的唯一選擇,部分優質平臺還可以憑借自身優勢吸引機構投資,通過融資手段減少擠兌潮帶來的流動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