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IPO審核結果:二過二!籌劃上市11年,成為A股今年首家上市券商!

發布日期:2019-04-18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4月18日有2家企業上會接受IPO審核,分別是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均順利過會。截至目前,第十八屆發審委共審核了19家IPO企業,17家首發申請獲通過,通過率89%。

紅塔證券IPO之路也是一波三折籌劃11年,歷經A股IPO暫停、中止審查,最終于今天接受IPO審核。雖然紅塔證券存在業績波動大、收入結構單一、營業部地域集中等諸多問題。但背靠中煙總公司,再加上較大的業績規模,毫無懸念順利過會。

元利科技在2017年4月12日,接受過一次審核,可惜當時由于存在諸多問題(持續盈利能力存疑、環保措施不當),不幸被否。再次卷土重來,不論是行業地位還是業績規模,在IPO排隊名單中都排名靠前,再加上二次上會的高通過率,最終成功過會。

01

紅塔證券

公司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代銷;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代銷金融產品業務。

【關注重點1:籌劃上市11年,2018年曾被“中止審查”】

早在2008年,坊間就曾傳出“紅塔證券計劃上市”的消息。但因當年年底至2009年6月A股IPO暫停,紅塔證券的上市計劃隨之擱淺。

直到2017年,紅塔證券再次重啟IPO。2017年3月14日,紅塔證券召開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并上市的議案》及《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運用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的議案》。2017年7月7日,紅塔證券獲得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受理通知書,進入排隊等待IPO審核的隊列。被證監會受理一周后,證監會首次預披露該公司的招股說明書。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

直到2018年2月9日,證監會才對紅塔證券下發關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3月28日,紅塔證券更新披露招股書信息。9月14日,紅塔證券的IPO審核狀態被更新為“中止審查”。

【關注重點2:中煙總公司控股】

2001年9月8日,紅塔集團、云投集團、國開投、云南省國托、金旅信托、昆明國托等13家發起人共同約定發起設立紅塔證券。經證監會批復,紅塔證券于2002年1月成立,注冊資本13.87億元。

經過多次股權變更后,截至2018年3月28日紅塔證券招股書簽署日,公司股東變更為11個。紅塔證券控股股東為云南合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量約10.95億股,持股比例33.48%。

紅塔集團持有合和集團75%的股權,云南中煙則持有紅塔集團100%的股權,中煙總公司持有云南中煙100%的股權,由此可判斷,紅塔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是中煙總公司。

除合和集團外,紅塔證券的其他股東還有云投集團、雙維投資、華葉投資、中煙浙江省公司、昆明產投、云南工投、云南白藥、萬興地產、正業投資和冶金投資。其中,云投集團是紅塔證券的第二大股東,持股6.54億股,占比20%。雙維投資是紅塔證券的第三大股東,持股5.33億股,占比16.31%。

【關注重點3: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存在風險】

資料顯示,2016年紅塔證券簽訂一筆股權質押式回購業務,金額高達1.2億元,融資期限到2018年4月。然而,錢是借出去了,到了應該歸還融資的時候,融資方卻未能如期歸還。目前,紅塔證券已經起訴融資方,雖然一審勝訴,但是還是沒有拿到錢。紅塔證券不得不對該筆融資計提了0.35億元減值準備。

按照招股書披露,紅塔證券對于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應該按照業務本金余額的 0.5%分別計提減值準備。對上述1.2億元本金,正常情況下只應該計提60萬元,但紅塔證券卻提計了0.35億元,顯然該筆融資存在巨額風險,或給公司帶來巨額損失。

對于,這筆股權質押融資的情況,紅塔證券在最新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并未有任何記載,甚至也沒有就可能的風險進行任何提示。如果,上述1.2億元本金無法完全收回,2018年紅塔證券的業績將面臨巨幅下滑,甚至虧損的可能。

這一筆業務只是冰山一角,紅塔證券其他股權質押融資是否還存在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招股書顯示,截止2017年末,紅塔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回購交易金額高到47.28億元,相比于公司凈資產的4成以上。

02

元利科技

元利科技是一家專業的從事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精細化工產品具有專業程度高、功能性強、技術密集、高附加價值、應用廣泛等特點,涉及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其發展是化學工業乃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注重點1:二次上會順利通過】

元利科技在2017年4月12日,接受過一次審核,可惜當時由于存在諸多問題,不幸被否。發審委給出的核心原因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環保措施不當”。

問題一:財務內控制度問題

請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3萬噸和10萬噸“苯生產線”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固定資產減值測試的過程、結論和依據。相關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范。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核查意見。

問題二:生產事故影響問題

請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順酐及苯酐生產線”試生產發生事故后,相關項目審批、環保驗收和竣工驗收的進展情況。轉為固定資產前預計投入情況,何時具備轉固條件。是否存在減值風險。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核查意見。

元利科技于今日召開的發審委2019年第21次工作會議第二次接受IPO審核,順利過會。

【關注重點2:業績規模亮眼】

2015年至2018年1-6月,元利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71億元、9.32億元、12.48億元和6.80億元,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199萬元、1.56億元、1.96億元和1.30億元。

【關注重點3:股權相對集中】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修華直接持有公司78.5%的股份,并通過濰坊同利間接控制公司6.2766%的股份,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公司股權比例為84.7766%。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公司股權結構中,高度集中的控制權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隱患,公司控制權的相對集中也恐將削弱中小股東對公司決策的影響力。

此外,在公司此次申報IPO前,劉嘉偉、錢瑞一、王坤等人均在2017年通過受讓股權的方式取得了元利科技部分股份,劉嘉偉系元利科技總經理助理、國際貿易部經理; 錢瑞一系元利科技工程設備部科員,也系元利科技股東王俊玉妹夫; 王坤系元利科技職工代表監事。 對于該事項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也曾進行過問詢,要求元利科技說明上述股權轉讓的原因、定價依據及合理性,價款支付情況及資金來源; 有關股權轉讓是否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等。

作者簡介:尚普咨詢,創辦于2008年,是最早提供IPO與再融資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專業顧問機構之一。服務內容還包括IPO行業市場研究、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咨詢、上市培訓及一體化全案咨詢等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