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正中珠江項目被否!前證監會“最牛處長”入股,“聯想系”資金加持順利過會!

發布日期:2019-06-20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6月20日有5家企業上會接受IPO審核,分別是南通海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申菱環境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泰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福縣海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本周五家IPO企業,其中申菱環境、生泰爾被否,其余三家企業均順利過會。

海星股份的產品主要 是鋁電解電容器用電極箔, 對于下游客戶的產品是必須的無可缺少的,但是也存在技術含量不高、市場充分競爭的一個格局。報告期內的業績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趨勢, 2018年收入預計可以超過10億元凈利潤可以超過1億元,最后順利通過發審會。

科瑞技術從事工業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 屬于工業通用性的設備,可以廣泛應用于不同的領域和行業, 科瑞技術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盡管科瑞技術報告期內業績相對穩定沒有明顯的增長趨勢,不過40%以上的毛利率以及超過2億元以上的凈利潤還是滿足IPO審核要求的,最終順利過會。

申菱環境是一家以空調制冷及其相關應用領域為方向,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相關產品的企業。報告期內申菱環境的收入雖然保持了穩定增長趨勢,凈利潤同樣保持這樣的趨勢,但亮麗業績背后卻隱藏著報告期內政府補助金額占比較高的問題。同時,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申菱環境依靠向銀行借款融資滿足公司日常運營,公司利息支出較多,致使財務費用處于高位。華為旗下公司曾是申菱環境重要供應商及客戶,可能涉嫌利益輸送。此外,會計師事務所是深陷康美藥業的廣東正中珠江審計,最終被否。

生泰爾主要就是生產和銷售獸藥的企業,作為食品生產鏈上的制造企業,其安全性、環保性等問題被證監會重點關注。但生泰爾違法在租賃的農用地上建廠房、違規生產液體和固體預混合飼料、部分經銷商無資質、子公司未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及逾期申報等,違法違規行為一大串。發審會上被否。

海能實業2015年5月份提交IPO申請,經過兩年多的審查之后,在2017年12月5日終止審查,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在2018年4月海能實業卷土重來,業績也有了更大的提高。順利通過發審委。

一、海星股份

海星股份主營業務為鋁電解電容器用電極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化成箔終端應用領域包括工業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關注重點1:2004年擬境外上市,2012年拆除紅籌架構】

1998年1月,南通電極箔廠與恒威貿易合作,共同出資214萬設立海星有限。雙方各占50%。

1998年12月,中聯科技以現金形式增資162.8萬元。完成后,中聯科技持股43.2%,南通電極箔廠與恒威貿易各持有28.4%。

2004年,公司擬采用紅籌模式在港交所上市,同年在境外設立了Uniway、Bestford和Viewland等特殊公司,搭建了外資架構。為了拆分架構,海星股份的第三大股東恒威貿易,將所持有的28.4%股份,以50萬港元的價格全部轉讓給Bestford和Viewland。

2004年12月,股東方將南通海星所有股權,全部轉入給Uniway。

值得注意的是,海星有限原境外股東Bestford和Viewland,存在委托持股情形。

2004年,中聯集團工商登記中股東為嚴季新等37人,但實際權益由89人共同持有。

嚴季新所持12.01%股權中,7.07%為自身持有,4.95%暫存于嚴季新名下,擬后續分配給核心員工。

2004年公司擬實施境外上市,搭建了紅籌架構。2012年,公司擬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通過股份轉讓的方式拆除了紅籌架構。

【關注重點2:對賭協議】

2012年海星股份調整戰略有意境內上市,Uniway又將持有的全部海星股份股權轉讓給新海星投資。

2013年3月,松禾成長、瑞盈豐華分別以7000萬元、2500萬元入股海星有限,持股分別是7%、2.5%。

2015年8月,松禾成長將所持7%股權,以8695萬元價格轉讓給南通聯力;瑞盈豐華將所持2.5%股權,以3105萬元價格轉讓給南通聯力。

二者9500萬元入股,1.18億元的價格轉讓。關于轉讓原因,招股書中并未披露。據了解,是因為對賭。

蘇州松禾成長二號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深圳瑞盈精選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這2家創投公司與嚴季新、施克儉及發行人簽訂了協議:

如果在2014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上市,投資方有權要求回購,價格以投資總額為基礎,按照10%的年投資收益支付給投資方。

2015年,2家創投公司決定退出。

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要求,補充披露該次股權轉讓的原因、定價依據及其合理性。

至此,海星電子就只剩下2家股東。

招股書稱,嚴季新、施克儉合計持有控股股東新海星投資18.92%的股份,通過表決權委托,合計擁有新海星投資77.13%的表決權,能夠對新海星投資實施共同控制,二人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關注重點3:恐受貿易戰波及】

隨著貿易戰的發酵,華盛頓方面每年將向包括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在內的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消息一出,部分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應聲下跌。貿易戰未來走向還未可知,但太平洋西岸那些主攻對外出口,特別是其主營業務恰處于被制裁產業鏈上的企業,注定會受到不小沖擊。

2015年至2018年1-6月,公司外銷收入分別為28,045.08萬元、20,924.82萬元、21,241.29萬元和6,736.69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99%、27.68%、22.14%和13.03%。

另據海星股份招股書顯示,其前五大客戶營收占比過半,且多為外資企業,隨著全球貿易爭拗加劇,一旦有關產品被征收懲罰性關稅,則產品競爭力勢必受到削弱。

二、科瑞技術

科瑞技術從事工業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業務,產品主要包括自動化檢測設備和自動化裝配設備、自動化設備配件、精密零部件,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移動終端、新能源、汽車、硬盤、醫療健康和物流等行業。

【關注重點1:前證監會“最牛處長”入股,“聯想系”資金加持】

2016年底,就在科瑞技術即將正式開啟IPO之路時的前夕,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私募突襲現身在了其股東名單中,這家名為“北京信宸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的私募基金目前共持有科瑞技術461.63萬股,持股比例為1.25%。

據叩叩財訊獲悉,私募背后的掌舵者為證監會前官員,且有神秘資金加持。

這位把控北京信宸的官員為前證監會國際部處長劉鑫。早前,在業內,劉鑫曾因“膽子大、官架足、脾氣爆”而被外界稱為證監會“最牛處長”。

北京信宸第一次現身科瑞技術的股東名錄的時間點為2016年9月。斯時,科瑞科技召開2016年度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并作出決議,同意股本由11,977.59萬元增至12,667.26萬元,北京信宸則與天津君聯等老牌投資機構一起參與其該次增資。

其中,北京信宸以 2999.86萬元認購97.34萬股,以0.77%的持股比例成為科瑞技術第七大股東。

不久之后的2016年11月,北京信宸又從科瑞技術原控股股東處受讓科瑞技術0.51%的股權,對價為1,999.91萬元。

也就是說,北京信宸在科瑞技術IPO申報前夕,以近5000萬元的代價獲得了科瑞技術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追溯北京信宸的投資資金來源,在這家看似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私募中,其背后的金主則是聯想集團的悄然現身。

據企查查工商資料顯示,信宸投資共有3名自然人股東和1名法人股東,分別為自然人胡子和、沈海鷹、胡方略和法人股東西藏東方企慧投資有限公司。

東方企慧并非是其原始創始股東,2016年2月,東方企慧以受讓股權的形式入股,共獲得信宸投資4%的股份,至于其以多少對價入股,尚不得而知。

穿透東方企慧股權結構得知,其為聯想集團全資持有的企業,而聯想集團旗下的H股上市企業聯想控股即為其控股股東。

【關注重點2:業績波動大,毛利率下滑】

2015年至2017年,科瑞技術營業收入分別為148975.8萬元、148817.56萬元、183227.7萬元,營收總體上升。

2015年-2017年,科瑞技術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276.55萬元、26581.77萬元、22202.1萬元。

2016年,科瑞技術營收同比下降-0.1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上升9.5%;2017年,科瑞技術營收同比上升23.1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卻下降16.48%。

2014年至2017年,科瑞技術綜合毛利率分別49.24%、43.16%、42.80%和41.32%,呈下降趨勢。

從細分領域上來看,科瑞技術移動終端行業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46.05%、44.6%、41.95%,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別為48.76%、47.66%、46.71%,由此可知,近三年,科瑞技術移動終端行業產品的毛利率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科瑞技術新能源行業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37.37%、40.6%、37.87%,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37.51%、39.4%、40.6%,由此可知,2016年科瑞技術新能源行業產品的毛利率已成功反超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但在2017年兩者卻已經幾乎持平。

【關注重點3:營收高度依賴蘋果產業鏈】

在科瑞技術報告期內的前五大客戶中,蘋果公司始終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主要向公司采購自動化設備與自動化設備配件。據披露,2015年至2017年公司向蘋果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79億元、6.08億元、10.76億元,占公司各期營業收入之比分別為45.59%、40.87%、58.73%。2017年來自于蘋果公司的貢獻收入超過了當期營業收入的一半,公司對大客戶蘋果公司的依賴由此可見一斑。

在今年6月初,監管層有針對性地在內部設定的51條IPO審核細則紅線中,對于客戶集中度的要求中,明確指出,“單一客戶收入或毛利超過50%,則構成審核障礙。電力、電信等特殊行業除外。”

此外,科瑞技術與大客戶蘋果公司的業務關聯并不僅僅在于蘋果公司對其的直接采購。據招股書披露,蘋果公司與公司相關銷售訂單主體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由蘋果直接與公司簽署訂單,銷售回款由蘋果公司直接以銀行轉賬方式向公司進行支付,也就是上述的來源于大客戶蘋果的銷售額。另一種是由蘋果公司指定的代工廠商與公司簽署訂單,該等代工廠商為實際使用該等產品進行生產的主體,公司將設備運送至簽訂訂單的代工廠商所在地,相關銷售回款由代工廠商以銀行轉賬方式向公司進行支付,也就是公司間接性的為蘋果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仍屬于蘋果產業鏈上的一環。而公司報告期內的前五大客戶中富士康、廣達、緯創、和碩四家都屬于蘋果產業鏈上的代工廠。

三、申菱環境

申菱環境是一家以專用性空調制冷及其相關應用領域為方向,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工程安裝、運營維護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

【關注重點1:政府補助“助攻”業績】

2015-2017年, 申菱環境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8.36億元、8.24億元和9.73億元,期間對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約為6957.31萬元、8837.92萬元和9008.31萬元。與歸屬凈利潤保持逐年增長態勢不同的是,申菱環境扣非后的凈利潤出現明顯波動。2015-2017年,申菱環境實現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約為4164.49萬元、3772.03萬元和5736.25萬元。依照上述數據計算,申菱環境在2016年的歸屬凈利潤較2015年同比增長約27.03%,而期間扣非后凈利潤卻同比下降9.42%。

申菱環境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對公司的經營成果有著較大影響,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申菱環境招股書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情況表顯示,2015-2017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約為2855.96萬元、6024.85萬元和3859.41萬元,政府補助分別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5.9%、56.64%和36.32%,報告期申菱環境非經常性損益影響的凈利潤占歸屬于凈利潤比例則為40.14%、57.32%和36.32%。

政府補助中占比較大的是“三舊”改造補償項目收到的政府補助金確認的收入和房屋拆遷補償款確認的收入。其中,“三舊”改造補償項目的政府補助分別為 1799.21萬元、1522.62 萬元、1306.03 萬元。

此外, 申菱環境2016年營業外收入較2015年增加了3224.26萬元,增幅為112.27%。 申菱環境解釋稱,這主要是當期收到因受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西延順德段建設影響的房屋拆遷補償款 2391.15 萬元所致。

【關注重點2:華為曾是重要供應商、客戶】

2015年至2017年申菱環境向前十大客戶實現的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約為3.61億元、4.61億元和5.1億元,分別占當年各報告期營收的比例為43.18%、55.93%和52.47%,報告期內,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一直穩居申菱環境第一大客戶寶座。數據顯示,2015年申菱環境對華為投資實現銷售收入金額約1.68億元,2016年對華為投資實現銷售收入金額升至約1.95億元,到了2017年,申菱環境對華為投資實現銷售收入金額增長至約2.04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曾為公司的第五大供應商,當年申菱環境向華為技術采購金額激增至2036.94萬元,而在2014年的采購金額346.34萬元,申菱環境稱采購金額增加是因為公司與華為之間的業務快速擴張。通過天眼查查詢了解到,華為技術為華為投資的全資子公司,華為投資持有華為技術100%股權,華為投資的大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

在2018年1月9日,廣州信聯智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主要供應商和客戶由同一方控制的情況首發申請未獲通過。

申菱環境對華為投資銷售的產品種類主要以精密空調為主,2015年至2017年公司在該產品上對華為投資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約為1.33億元、1.48億元和1.35億元。申菱環境對華為投資銷售的精密空調產品的銷售價格出現逐年走低的情形,2015年至2017年,精密空調的銷售單價分別為1.97萬元、1.62萬元和1.22萬元。

四、生泰爾

生泰爾是國內少數幾家在獸用中藥制劑與獸用生物制品領域均具有獨立研發能力及領先技術優勢的動物保健品企業之一,尤其在獸用中藥領域,公司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關注重點1:土地使用的合規性風險】

2004年生泰爾向昌平王莊工業園租賃土地并于2004至2008年在土地上自建廠房進行生產,該工業園所在地的土地性質為一般農用地,不符合國家有關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規規定。報告期內,生泰爾部分產能位于昌平王莊工業園自建廠房內。

王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出具的《關于北京生泰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駐王莊工業園的情況說明》中表示,生泰爾入駐王莊工業園區時,已有一家生產企業入駐。在簽署租賃合同時,因當時王莊工業園的主管單位為王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而所租賃的土地已屬于王莊工業園范圍,且有一家企業已經入駐,因此認為該土地的使用符合當地的政策,生泰爾無主觀故意行為。并認為生泰爾不作為該園區地塊土地使用的違法責任主體,不承擔任何責任。

為保持公司規范運營,2017年6月30日,公司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生泰爾及其子公司部分資產轉讓給江厚生的議案》,同日,江厚生分別與生泰爾、愛迪森、喜禽藥業簽訂《資產轉讓協議》,轉讓價格依照立信評估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信資評報字【2017】第2074號)。2017年7月31日,公司解除了昌平廠區土地的租賃協議,并將昌平廠區的產能全部搬遷至內蒙古太仆寺旗及大興廠區,由生泰爾(內蒙古)以及生泰爾大興廠區承接該部分產能。

至此,生泰爾目前所擁有的資產全部符合土地、房產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但即使如此,生泰爾報告期內仍存在租賃集體所有一般農用地進行生產經營的事實,生泰爾仍舊存在受到處罰的風險。

【關注重點2:獸藥GMP認證存風險】

國家高度重視獸藥行業的監督管理,并出臺系列政策,規范獸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獸藥企業生產線需要通過農業部獸藥GMP認證。

證監會2018年2月公布的發給生泰爾保薦方——東方花旗證券有限公司的反饋意見中指出,請發行人生泰爾說明是否取得獸藥GMP、獸藥GSP等生產經營方面的所有資質、許可或認證,生產經營是否合法合規。并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核查并發表意見。

生泰爾在2018年4月提交的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具備豐富的項目建設經驗,并且擁有較強的技術成果產業化能力,但仍存在募投項目生產車間不能順利通過獸藥GMP認證的風險,進而導致公司募集資金項目不能順利實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影響。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該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生泰爾及其子公司共持有5份GMP證書。至于具體情況,則未得到生泰爾有關負責人的答復。但有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進行“驗廠”工作,但未明確“驗廠”具體內容。

【關注重點3:部分經銷商存在資質不全情形】

生泰爾液體和固體預混合飼料均未進行建設項目備案,也沒有取得環保部門批復和驗收,存在違規生產行為。直到2017年5月31日,公司才全部停止在北京境內的預混合飼料生產。

此外,報告期,生泰爾部分經銷商存在資質不全情形。2015年度、2016年度對上述資質不全的經銷商收入分別為1,066.87萬元、1,470.97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2%、4.21%。2017年度,生泰爾對經銷商進行全面排查,并要求無資質經銷商在一定期限內取得相關經營許可資質,無法取得合法資質的,生泰爾主動終止合作。2017年度,生泰爾對資質不全經銷商的收入僅為753.89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73%。

根據行業法律要求,銷售獸藥及疫苗的經銷商需要擁有營業執照以及相應的獸藥經銷許可證。生泰爾采用直銷與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報告期內經銷模式下實現的收入占生泰爾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17%、22.58%及20.93%。

在稅收方面,生泰爾曾委托嘉里大通物流向海關申報進口貨物,申報貨物為壓力機,經海關查驗發現實際為接種注射裝置,公司因申報不實漏繳稅款被海關罰款2200元。同時,公司愛寵族、喜禽藥業等也存在未按規定申報納稅等違反稅收征管法行為。

五、海能實業

海能實業主要從事電子信號傳輸適配產品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定制化設計生產,是專業化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商,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于以電子信號傳輸適配產品為主的產品設計生產,依托持續進步的技術實力和快速的研發響應能力,為各類下游消費電子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在智能移動通訊、影音設備、PC、智能可穿戴設備及各類電子終端產品領域。公司產品主要以OEM/ODM形式生產并供應給海外零售市場客戶及消費電子系統廠商客戶。

【關注重點1:IPO之路歷盡波折坎坷】

海能實業的IPO之路可謂歷盡波折坎坷。2017年12月15日海能實業被終止審查,此前還經歷了中止審查。

海能實業分別于2015年5月18日、2017年9月26日、2018年4月17日、2018年10月26日報送4版招股書。海能實業上市地點從前兩版招股書中的上交所主板變更為深交所創業板

海能實業變更的不僅是上市地點和板塊,其募資額及募投項目均經歷多次變更。4版招股書出現3個版本募資額及募投項目,其中募資額不斷縮水,除了“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一直保留著,其余募投項目相比最初已經全部變更。

【關注重點2:轉讓兩子公司,后與兩公司發生巨額關聯交易】

深圳市玩咖科技有限公司和 Googfit Tech Limited(其擁有全資美國子公司7 Days Inc)原為海能實業子公司,主要從事電商業務。

海能實業招股書稱,公司電商銷售主要系通過轉讓前的子公司玩咖科技、香港玩咖在京東、天貓等平臺銷售。

2015 年至 2018 年 1-6 月,海能實業電商銷售的金額分別為 2891.29 萬元、1475.19 萬元、0 萬元和 0 萬元,占當年銷售收入比例分別為 5.65%、2.17%、0%和 0%。

海能實業招股書稱,2016 年 6 月,由于公司進行戰略調整,放棄在電商領域的布局, 專注于為客戶進行定制化生產,因此將香港玩咖和玩咖科技按照市場價格向無關聯第三方轉讓。

2016年6月海能實業以78.59萬元、96.54萬元將玩咖科技、香港玩咖100%股權分別轉讓給施孝勝、劉村章。

轉出前一年即2015年,玩咖科技、香港玩咖凈利潤分別為-193.84萬元、-22.28萬元;2016年1-6月,兩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54.44萬元、34.22萬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玩咖科技、香港玩咖凈資產分別為-53.75萬元、96.74萬元。

蹊蹺的是,轉讓玩咖科技、香港玩咖后,海能實業與該兩家公司發生巨額關聯交易。2016年7-12月、2017年,海能實業向玩咖科技銷售462.81萬元、1220.01萬元,向香港玩咖銷售614.07萬元、226.89萬元。2016年7-12月、2017年,海能實業向向上述兩個公司銷售金額分別合計1087.63萬元、1446.90萬元。

證監會反饋意見對此事提出問詢,(1)要求海能實業說明將玩咖科技及香港玩咖轉讓的原因、作價依據、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施孝勝、劉村章個人簡介,并說明是否與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董監高、其他核心人員是否存在關聯關系、資金往來;(2)補充披露發行人轉讓玩咖科技、香港玩咖后,仍與其發生交易的原因及必要性,并結合同期向其他獨立第三方銷售的同類產品價格說明關聯交易定價公允性;(3)補充披露報告期內(2016年按轉讓前后分為1-6月及7-12月)玩咖科技、香港玩咖是否僅銷售發行人產品,轉讓前后兩家公司銷售金額是否存在異常波動,補充披露銷售產品明細、當期銷售金額占兩家公司當期營業收入比例、當期銷售金額與兩家公司收入規模及財務經營狀況是否相匹配;(4)說明報告期內上述關聯方是否存在為發行人代墊費用、代為承擔成本或轉移定價等利益輸送情形。

【關注重點3:86%銷售銷往境外】

海能實業產品以外銷為主,主要銷往北美、歐洲及亞洲等市場,報告期內境外銷售比重分別為87.40%、90.47%、84.73%和 86.27%。

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部分中國的產品加收關稅,此后貿易爭端加劇。海能實業的產品出口未被列入美國“500億美元”已實施加征清單,但被列入“2000億美元”擬實施加收關稅的范圍。

海能實業招股書稱,雖然海能實業持續籌劃短期長期應對方案,但如果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貿易政策持續發生不利變化,或出現其他不利的貿易政策,導致海能實業與美國客戶和其他境外客戶間的業務合作條件惡化或無法繼續維持,將對海能實業銷售及利潤水平產生重大不利的影響。

報告期內海能實業存在一起漏繳稅費的行政處罰。

深圳皇崗海關于 2017 年 8 月 15 日下發皇關緝一決字[2017] 0072 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認為海能實自 2013 年 3 月 26 日至 2016 年 3 月 25 日期間,一般貿易進口集成電路等貨物,其中 735 票貨物的價格申報為 CIF 深圳、實際為 FOB 香港,涉及漏報運輸及相關費用合計人民幣 34.74 萬元,涉及稅款人民幣 5.906萬元,決定對公司處以罰款人民幣 4.7 萬元。

海能實業招股書稱,上述涉及漏繳相關稅費的情形系公司的進出口貨運代理公司的申報過失導致,主觀上不存在故意申報不實的情形。公司積極對次情況進行了整改,在稽查過程期間即更換了進口貨物的代理公司,加強了對相關申報工作人員與貨運公司的合規管理。公司已于 2017 年 8 月 16 日足額繳付上述罰款,上述行政處罰已執行完畢。

作者簡介:尚普咨詢,創辦于2008年,是最早提供IPO與再融資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專業顧問機構之一。服務內容還包括IPO行業市場研究、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咨詢、上市培訓及一體化全案咨詢等專業服務。

2017年,尚普咨詢榮膺“IPO咨詢行業先鋒機構”,是資本市場公認的中國最大的IPO募投可研咨詢機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