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發審委審核兩家企業,分別為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宇瞳光學申報在創業板上市。
2019年5月,宇瞳光學曾因“踩雷”正中珠江,被證監會中止審查。但是有驚無險,宇瞳光學再次回到上市排隊行列中。近期證監會將會在清理堰塞湖、加快推進注冊制等方面繼續有所動作。針對擬上市公司質量問題,證監會或對對凈利潤在6000萬以下的擬IPO公司或將進行一輪全面審查,力度將相當大,盡力避免IPO企業“帶病上市”行為。宇瞳光學2017年度扣非后歸母凈利潤7434.92萬元,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3586.05萬元,高于“隱形紅線”,最終順利過會,終結了創業板的“連否魔咒”。
重慶農商行成立于2008年6月,在其成立之初,重慶農商行便計劃著2012年—2014年間實現A股上市的大計。為盡快實現重慶農商行登陸A股資本市場,聘任野村證券、大摩為上市服務機構為其上市助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之后因資本市場及政策因素的影響,各城商行和農商行的A股上市審核工作基本停滯,重慶農商行無奈之下決定放棄A股改道登陸H股。其在2010年初迅速走完赴港的內部決策流程,2010年12月中旬,重慶農商行就正式登陸港交所。與此同時重慶農商行也得到“全國首家上市農商行”、“西部首家上市銀行”等稱謂。2016年4月,重慶農商行董事會通過關于A股上市的系列決議擬登陸上交所。2016年6月初,辦理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接受中金公司輔導A股上市,同年9月底,重慶銀監局批復同意A股發行計劃。2018年年初,重慶農商行在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招股書。至今年6月底,重慶農商行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大關。本次順利過會,成為了國內第34家A股上市銀行,同時也成為了首家“A+H”內地農商行。
宇瞳光學
宇瞳光學是一家專業從事光學鏡頭等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產品涵蓋安防鏡頭、車載鏡頭、機器視覺鏡頭、頭盔顯示目鏡等領域,其中,安防領域是公司目前的主營領域。
【關注重點1:營收同比增長32%】
宇瞳光學處于光學產業鏈中游,公司向上游產業采購光學玻璃毛坯、光學塑膠等原材料,通過自主加工或外協加工的方式將原材料加工成玻璃鏡片或塑膠鏡片,再使用自動化生產設備將鏡片及其他配件組裝成光學鏡頭,最終被下游公司采用,應用安防監控等終端設備中。
隨著光學鏡頭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宇瞳光學鏡頭銷量明顯上升。2017年,公司共銷售鏡頭6537萬個,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37%。公司業績隨之增長,2017年實現營收7.7億,歸母凈利潤6930.78萬元,均同比增長30%以上。
【關注重點2:對大客戶依賴加深】
公司營收絕大多數來自于安防監控設備的鏡頭。2015-2018年上半年,公司安防監控設備鏡頭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3.86億元、5.65億元、7.31億元、4.15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94.59%、97.18%、94.98%和96.94%。
據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已是全球銷售收入第一、第二的安防監控系統廠商。報告期內,上述兩家公司始終位列公司大客戶的前兩名,且兩家公司的銷售占比在逐漸增加。
2015-2018年上半年,海康威視分別貢獻營收0.77億元、1.52億元、2.17億元、1.21億元;大華股份分別貢獻營收0.84億元、1.08億元、2.24億元、1.49億元。二者貢獻的營收合計占公司當期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9.39%、44.76%、57.36%、63.01%。
【關注重點3:毛利率明顯走低】
銷量上升、業績規模增長,宇瞳光學的盈利能力卻偏低,且有下滑趨勢。
據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毛利率為22.3%,比同行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低了將近1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宇瞳光學的毛利率還呈現出下滑趨勢,2015年,公司毛利率為25%。
宇瞳光學解釋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系受部分廣品銷售價格下降,產品結構及成本構成變化,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所致。
但宇瞳光學也表示:“來隨著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在品牌、技術、成本等方面繼續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可能造成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和產品成本發生不利變化,進而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下滑,并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關注重點4:存貨及負債金額持續增加 】
據招股書披露,宇瞳光學在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期末負債金額分別為1.33億元、2.99億元、4.71億元以及6.53億元。與此同時,宇瞳光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8337.99萬元、11134.61萬元16768.37萬元和13177.37萬元,主要欠款單位為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企業。同樣在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存貨余額分別為11542.88萬元、14322.00萬、23733.55萬元和31788.10萬元。
重慶農商行
重慶農商行的前身為重慶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及重慶市轄區內39個區縣行社,后通過改制重組,重慶農商行于2008年6月27日正式設立,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后全國第三家省級農村商業銀行。
2010年12月16日,重慶農商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H股上市,成為全國首家上市農村商業銀行、首家境外上市地方銀行、西部首家上市銀行。
【關注重點1:A股首個上市萬億農商行】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重慶農商行下轄5家分行、37家一級支行,共 1777個營業機構,并發起設立1家金融租賃公司、12家村鎮銀行,服務網絡覆蓋重慶全部行政區縣。
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重慶農商行資產規模不斷攀升,2018年底總資產突破9500億元,比年初增加448.4億元;存款余額突破6000億元,比年初增加439.8億元;貸款余額突破3800億元,比年初增加427.9億元。
2018年,重慶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260.9億元,凈利潤91.6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1.2億元和1.6億元。平均資產回報率0.99%,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13.47%,綜合實力在全國同類金融機構保持前列。
今年6月底,重慶農商行宣布資產規模順利突破萬億大關,成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資產規模突破萬億的農商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國內共有24家萬億級銀行,包括6家國有大行、12家股份行,以及北京、上海、江蘇、南京、寧波、徽商6家城商行。
今天的順利過會,重慶農商行成為了A股首個上市萬億農商行!
【關注重點2:扎根縣域金融】
從2018年1月首次預披露算起,重慶農商行IPO之路歷時近600天。今天的順利過會,重慶農商行為第12家A+H上市銀行以及首家A+H農商行。
重慶農商行此次上會算是“后來居上”。根據證監會發布的申請企業情況,截至8月8日,尚有12家擬登陸上交所主板的銀行還在排隊,而按受理日期先后順序,重慶農商行只排在第五,浙商銀行、廈門銀行等受理日期都更早。
就業績來看,重慶農商行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60.92億元,同比增長8.85%;凈利潤91.64億元,同比增長1.73%。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零售業務連續兩年成為重慶農商行第一大收入來源。重慶農商行2018年年報顯示,零售業務2018年營業收入達97.17億元,同比增長18.41%,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提升至37.24%。
重慶農商行縣域金融基礎扎實,多數零售客戶來自縣域。重慶農商行深入服務當地區縣、村鎮,擁有長期穩固的縣域客戶基礎和品牌效應。
截至2018年末,重慶農商行存款主要來自縣域,其縣域存款占總存款比例69%,且多年維持70%左右的高水平。同時,其個人存款總額在重慶地區的占有率持續位居重慶市金融機構第一,截至2018年6月末,個人存款當地市占率高達28.7%。縣域客戶理財觀念較城域偏弱,是優質低成本負債來源。
對應廣闊的縣域市場,重慶農商行“渠道下沉”做得較為充分。截至2018年12月末,重慶農商行下轄6家分行、36家支行,共1775個營業機構,并發起12家村鎮銀行,從業人員1.6萬人。
重慶農商行在招股書中將小微金融業務列入全行特色業務。2018年年報顯示,重慶農商行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客戶超過12.4萬戶,貸款余額1165.9億元。近日重慶農商行針對藥品研發生產企業面臨的新藥研發時間長、資金占用多等痛點,推出“醫藥研發貸”,支持藥企進行新藥研發和臨床試驗。
【關注重點3:同業資產占比較高】
從資產端來看,縣域貸款成為重慶農商行重點資產。重慶農商行縣域貸款余額占總貸款余額50%,其中縣域個人貸款占個人貸款余額比例75%,顯示出零售客戶絕大部分來自縣域。此外,強大的縣域個人客戶基礎,使重慶農商行個人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達35%,在A股農商行中排名第二高,僅次于常熟銀行,且個人貸款的占比自2016年開始持續提升。
在資產端,截至2018年末,債券投資和同業資產合計占比46.39%。重慶農商行2018年同業資產收益率為4.7%,近年來,大部分時期高于A股上市農商行,且同業資產配置比例亦高于A股上市農商行;重慶農商行2018年債券投資收益率為4.73%,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持續高于其他A股上市農商行。
同業拆放業務方面,重慶農商行投向主要為非銀機構。截至2018年末,拆出對象為境內其他金融機構的占比為71.33%。
作者簡介:尚普咨詢,創辦于2008年,是最早提供IPO與再融資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專業顧問機構之一。服務內容還包括IPO行業市場研究、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咨詢、上市培訓及一體化全案咨詢等專業服務。
2017年,尚普咨詢榮膺“IPO咨詢行業先鋒機構”,是資本市場公認的中國最大的IPO募投可研咨詢機構之一。
公眾號:尚普IPO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