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如何選擇IPO申報基準日?超過60%的IPO選擇1231

發布日期:2022-08-04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申報基準日是指IPO申報審計報告的數據節點時間,申報基準日確定之后,監管要求在申報基準日后的6個月內申報,而現在IPO申報準備的工作量特別大,包括盡職調查、券商內核、證監局輔導驗收等,所以一般都要忙到申報基準日后的第6個月才有可能完成,因此會集中在申報基準日后第6個月進行申報。

根據IPO申報規則,申報基準日只能是每個季度的最后一天,即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以下簡稱331、630、930和1231)。除了申報項目完成的時間因素以外,還有諸多要素影響著申報基準日的選擇。對此,尚普君查詢并整理了2020年以來IPO受理企業情況并加以分析論證。

01

整體概況

據尚普君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2020年以來,有65%的企業選擇以1231作為申報基準日其次是630,占比21%1231和630加起來占總數量的86%。而331和930一起僅占總量的14%。

圖一:2020年以來企業IPO申報基準日分布



注:2021年9月2日宣布設立北交所,11月15日正式開市。因北交所成立時間較短,故未包含其中。

02

企業IPO申報基準日分布

申報基準日的選擇與申報日期有一定的關系,通常來說,4-6月申報的企業多以1231作為基準日,10-12月申報的企業多以630做為基準日。而1-3月申報的企業根據上一年度財報完成的進度,可能以930也可能以1231做為申報基準日,7-9月申報的企業可能以331也可能以630作為申報基準日每年6月,資本市場都會迎來IPO申報高峰,以1231作為申報基準日的企業較多也在時間維度上有了一定的佐證

一、滬深主板

2020年以來,截至2022年6月30日,證監會共受理首發申請377家,其中每年的6月和7月,是受理數量高峰期。

圖二:2020年以來滬深主板IPO受理企業數量趨勢圖



從滬深主板企業上市申報基準日的選擇來看,選擇1231為基準日的超過60%,選擇630為基準日的超過20%。

圖三:2020年以來滬深主板IPO申報基準日數量分布



圖四:2020年以來滬深主板IPO申報基準日占比



二、科創板

2020年以來,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交所共受理首發申請611家,其中每年的6月,是受理數量高峰期。

圖五:2020年以來科創板IPO受理企業數量趨勢圖



從科創板企業上市申報基準日的選擇來看,絕大多數企業選擇1231為基準日,其次是630。

圖六:2020年以來科創板IPO申報基準日數量分布



圖七:2020年以來科創板IPO申報基準日占比



三、創業板

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方案。2020年6月22日,首批32家企業IPO申請獲受理。

自創業板注冊制以來,截至2022年6月30日,深交所共受理首發申請1013家,其中每年的6月和12月,是受理數量高峰期。

圖八:創業板注冊制以來IPO受理企業數量趨勢圖



從創業板注冊制企業上市申報基準日的選擇來看,絕大多數企業選擇1231為基準日,其次是630。

圖九:創業板注冊制以來IPO申報基準日數量分布



圖十:創業板注冊制以來IPO申報基準日占比



03

為什么選擇不同的申報基準日

一、以1231作為申報基準日

65%的企業選擇以1231作為申報基準日,除了受6月申報高峰的影響,以1231作為申報基準日也有其他一些好處:

1、縮短信息披露周期

在招股書中,要披露近期至少3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財報,以1231作為申報基準日,則可以保證對外披露的財報周期最短,只需完整的3年即可。若以其他日期作為申報基準日,則要披露3年多的財務信息。以630作為申報基準日為例,那就要披露近3年加6個月的財務信息。

2、降低風險

毫無疑問,多披露一期財務數據,風險也會隨之增加。這樣的風險,不僅僅是IPO審核過程中的風險,資本市場及投資者也會對信息有所挖掘,同業競爭對手或潛在對手也會對此有所爭議。

3、減輕項目申報工作負擔

以1231為申報基準日,對于審計方面工作而言,只需要審計三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對于招股書其他部分,也只需分析三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財務數據和指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等相關的外部證據也僅是對三年的區間加以證明即可。項目申報過程中的工作量大大減輕了。

二、以630作為申報基準日

630作為半年度的基準日期,以21%的占比位居申報企業數量的第二名。以630為申報基準日,主要有以下幾點考量:

1、近年來企業發展態勢迅猛

選擇以630作為申報基準日的企業通常正式申報時間為10-12月。雖然年關將至,但企業在自身發展勢頭極好的時候,往往對IPO的速度追求也較高,因此便來不及等待年度報告的發布。盡管多披露一期財務數據會使得風險有所加大,但企業自信自己發展好并經得住拷問,多披露一些信息也無所謂。

2、未能如期申報導致加期

原本企業是打算以上個年度的1231作為基準日進行申報,但由于業績不達預期、核查工作沒有到位以及其他內部外部的原因,致使企業沒能夠按照之前的預期進行申報。那么補救的辦法只能是只能加期,延期進行申報。最快是加一個季度,以331作為申報基準日,但現實中,如果只加一個申報周期,就需要將很多核查工作重新做一遍,尤其是外部證明文件也需要重新開一遍,而且一季度中還包含了春節假期,那么導致只加一個季度很難把工作完成。

3、一季度業績不好看

一般來講,春節七天連休對一般企業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收入、毛利率等。一方面是假期時間長,整一周不會有收入,而固定成本不變;另一方面臨近假期和假期剛結束的時候,也都不適宜商業往來。此外,很多行業在北方嚴寒地區無法開展業務,比如建筑業、與建筑配套的電梯業務。還有一種原因是,有些企業為了沖年度銷量,不惜代價硬把貨物發給關系比較好的客戶,提高前一年的銷售額。于是造成了一季度業績的寡淡,因而企業也就選擇了相對更加均衡的半年報數據以630作為申報基準日。

三、以331作為申報基準日

還有約7%的企業選擇以331作為申報基準日,主要原因是如果造成上述這種被動加期的情形,但在一季度完成的情況還比較好,那么就盡快申報以331作為基準日。如果項目組本身把項目的進程計劃設計的比較靈活,對各種情形有統一的規劃安排,進可攻退可守,爭1231保331,那么這就算是一種主動加期的策略。

四、以930作為申報基準日

最后,還剩下7%的企業選擇以930作為申報基準日,但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情況非常不劃算。因為以930作為基準日,等真正申報的時候也到了第一季度,大家即將連休七天或者剛剛休完七天,工作熱情不高,還不如再等等以1231來申報,畢竟時間差不了幾個月,還會白白多披露一年報表信息多一分風險。如果還是堅持選擇以930作為申報日期,那就只有一種可能,為了趕時間。

04

總結

綜上所述,申報基準日的選擇是申報進度、經營業績、企業內控和風險權衡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的結果,IPO這一系統工程的圓滿完成離不開各個環節的精雕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