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招商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結果出爐,這場8年前的舊案處罰終于塵埃落定。
招商證券罰單落定,多個IPO項目已恢復
據招商證券9月20日公告顯示,中國證監會對招商證券為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科)提供財務顧問服務未勤勉盡責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經中國證監會立案查明,中安消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消技術)未及時提供真實、準確的盈利預測信息和虛增2013年營業收入,導致中安科公開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存在誤導性陳述、虛假記載。中安消技術將“班班通”項目計入2014年度《盈利預測報告》,在該項目難以繼續履行的情況下,未及時提供真實、準確信息,導致提供給中安科的信息不真實、不準確,存在誤導性陳述,致使重組置入資產評估值嚴重虛增,中安科據此虛增評估值發行股份,嚴重損害了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合法權益。
招商證券作為中安科重大資產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制作、出具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對相關盈利預測、置入資產評估值均有引用,存在誤導性陳述。招商證券未對“班班通”項目予以必要的關注,未對“班班通”項目中標情況和實際進展情況予以審慎核查,對制作、出具《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所引用文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未進行充分核查和驗證。
基于此,證監會責令招商證券改正違法行為,沒收業務收入3150萬元,并處以3150萬元罰款;項目主辦人兩人被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據了解兩人如今已不在招商證券任職。
招商證券表示“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正常,公司將持續遵循穩健的經營理念,進一步強化投資銀行業務內控機制,提高規范運作意識,切實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全面提升投行執業質量。”
此前,招商證券曾在8月12日收到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證監立案字0382022020號)。在招商證券立案期間新申報IPO項目暫不受理,在審的也要中止,但不是取消業務資格,中止持續時間視調查進展或長或短。據尚普君統計,截至8月26日,受此影響招商證券保薦的33家公司IPO在審項目全部因保薦機構被立案調查而“中止審查”,其中,深市主板10家,科創板5家,創業板15家,北交所3家。如今招商證券保薦在審的33家公司IPO項目已有30家已經恢復發行上市審核,截至9月20日,僅有3家公司仍因處于“中止審查”狀態。30家恢復發行上市的最新審核狀態為,1家“已受理”(2022年6月29日受理),5家“預先披露更新”,1家“已反饋”,17家“已問詢”,5家“審核通過”,還有1家“提交注冊”。
注:因深市主板企業發行上市審核狀態每周更新一次,故按披露日期計算中止天數。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層對招商證券完成立案調查的速度極快。招商證券此次從被立案到調查結束用時僅27個工作日;本次招商證券涉案并非新問題,監管已有明確的規定,界定問題的性質也并不復雜。在事實清晰的前提下,監管加快節奏、速戰速決,警示效果立竿見影,也有利于減少對資本市場的負面影響。
過往券商立案調查案例
本次招商證券的立案調查工作可謂是兵貴神速,但歷史上其他券商一旦因其作為上市公司的中介機構被證監會調查,多數周期較長,此對其投行業務開展極為不利,其IPO業務很可能被喊停,從而造成巨大損失。
例如:某證券
1、“大*能源”案例
2016年6月24日,某證券突發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履行職責,事由就是“大*能源”并購重組事件。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經過近一年的調查,這樁證券案件終于在2017年5月5日塵埃落定,某證券及河南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及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該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認定,公司在盡職調查過程中關鍵核查程序缺失,未對青海省木里礦區資源整合政策可能對相關目標資產帶來的風險進行揭示,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等文件存在重大遺漏;公司在持續督導過程中未對“聚乎更”一采礦權的權屬變更風險進行重點跟蹤關注,出具的上市保薦書和2012年度持續督導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中國證監會擬決定:對公司的違法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1000萬元,并處以2000萬元罰款;同時,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15萬元罰款。
2、“九*集團”案例
某證券涉及到的另一起案件就是震動一時的“九*集團”借殼重組案,2016年6月23日,作為該借殼重組案的獨立財務顧問——某證券同樣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證監會稱,因某證券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履行職責,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調查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2017年5月16日,證監會處罰作為獨立財務顧問的某證券:責令某證券改正,沒收在該項目上的業務收入100萬元,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對時任某證券并購融資總部副總經理、涉案項目簽字財務顧問主辦人,時任某證券并購融資總部項目經理、涉案項目簽字財務顧問主辦人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3、造成影響
對于某證券而言,比處罰更加嚴重的是投行業務被按下暫停鍵。早在接受立案調查之時,證監會即要求,由于某證券處于立案調查期間,證監會暫不受理公司作為保薦機構的推薦,暫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暫不受理公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彼時,某證券稱,預計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在立案調查期間將受到影響,并可能對公司當期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
果不其然,僅僅在某證券公告被立案的第二日,就有8家上市公司公告收到證監會通知,因重大資產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某證券被立案調查。其中不少公司的重組方案剛剛在6月獲得進展。數據顯示,在2016年6月某證券首次遭遇調查之時,其共有10個在會的并購重組項目,9個IPO項目、13個再融資項目,以及21個處于輔導期的IPO項目。追蹤其輔導期IPO項目的后續動向來看,大多數項目已另謀出路。
長時間立案調查和嚴厲處罰,雙重原因導致某證券損失慘重,2017年受市場環境及公司部分業務受限影響,某證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規模下滑明顯,全年某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0.6億元,同比減少15.7%,實現凈利潤6.91億元,同比減少24.30%,下滑幅度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作為某證券曾經迅猛發展的投行業務,在2017年也遭受較大挫折。投行業務營收縮水嚴重。某證券再融資項目完成7個,累計承銷金額118.14億元,同比下降46.48%。2017年擔任財務顧問并涉及發行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6家,實現財務顧問凈收入2.50億元,同比減少47.92%。評分也2017年也下降到C級。
此外,公司的項目及團隊流失。2017年7月份,某證券前副總裁、董秘申請辭職。某證券經此一役,可謂是元氣大傷。
速戰速決,招商證券或迎利好
對于券商而言,一旦因投行項目被立案調查,那么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便是暫停其投行業務一段期限的處罰。這對于一些本來保薦實力就不強的券商來說,可能將是致命的,就算對于目前的一線券商而言,一旦被監管正式叫停其投行業務,那么給予其的打擊也將是難以估量的。
但隨著調查和處罰的加快,塵埃落定的招商證券也將迎來利好,其所保薦的項目基本恢復審核進度,并且其目前在手的企業客戶也會得到安撫,愿意繼續等招商證券。
監管對證券公司立案調查速戰速決,也引起了市場關注。行業從業人員表示,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監管層加大執法力度、加快執法速度,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及時控制違法違規行為的負面沖擊。此前因部分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涉及線索多、潛在危害隱秘,需要更廣泛的立案準備工作,且部分違法違規影響的潛伏期長,引發不良后果是在該行為發生一段時間后,故調查花費時間較長。
但相比于長時間立案調查帶來的損失,短時間內出具處罰結果,對于招商證券及時調整和快速恢復相信是相對利好的,而且在規則越來越明確之下,證券公司的立案調查時間或被大大縮短,相信對于所有券商都是一個有利消息,也會給市場帶來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