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干貨!2022年1-10月IPO被否八大原因分析

發布日期:2022-11-03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2022年1-10月共計有443家企業IPO上會(二次上會以最終結果計算),417家過會,2家暫緩表決,24家被否上會過會率94.13%。

本文搜集了這24家被否企業資料,重點關注上市委和發審委的問詢問題和被否原因,總結了2022年1-10月IPO被否的八大原因

一、被否企業概況

1.被否企業基本信息

2.被否企業板塊分布

2022年1-10月份,24家被否企業分布在4個板塊:創業板共15家,占比63%;滬市主板共5家,占比21%;深市主板共3家,占比12%;北交所今年9月份迎來第一家被否企業,占比4%;科創板至今保持零被否記錄。

3.現場檢查或現場督導情況
24家被否企業中有5家因為現場檢查或現場督導發現問題,最終上會審核也未通過,共占比21%,現場現場檢查或現場督導依然“威力巨大”。

二、IPO被否的八大原因

本文總結提煉了2022年1-10月IPO被否的八大原因,分別是:

1.內部控制問題


2022年1-10月的被否企業里,內部控制問題可謂IPO折戟的首要原因,24家企業有13家企業因內控制度不健全被否。
內部控制問題里有兩大原因,其一是會計基礎不規范,其二是違法違規。此外還有個別原因,如實際控制人多次占用發行人資金、未披露重大事項、公司治理等等。
2.持續盈利能力
2022年1-10月的被否企業里,持續盈利能力也是一大攔路虎,24家企業有10家企業因不能論證發行人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被否。
持續盈利能力中有兩大原因,其一是收入、利潤、毛利率下滑,其二是核心產品競爭力不足。
3.業績異常
2022年1-10月的被否企業里,業績異常是另一重要原因,24家企業有6家企業因業績異常被否。
業績異常包含兩點,其一是相比同行業可比公司異常,其二是銷售真實性受到質疑。
4.不符合創業板定位
這是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獨有的被否原因,24家被否企業15家來自創業板,這其中有4家因為不符合創業板定位被否,占比近1/3。
不符合創業板定位包括未能說明其“三創四新”特征、研發投入占比小和沒有發明專利。
5.關聯交易
這是擬在滬深主板上市的公司容易被否的重要原因,24家被否企業8家來自滬深主板,這其中有4家因為涉嫌關聯交易被否,占比一半。
涉嫌關聯交易包括來自關聯方收入占比大和無償受讓專利申請權。
6.股權轉讓問題
24家企業有3家企業因股權轉讓問題被否。股權轉讓主要造成兩大問題,其一是股份權屬不清晰,其二是涉嫌造成集體資產流失。
7.同業競爭
24家企業有3家企業因同業競爭被否。這也是擬在滬深主板上市的公司容易被否的重要原因。24家被否企業8家來自滬深主板,這其中有3家涉嫌同業競爭。
同業競爭主要來自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其所控制的其他企業從事與發行人相似的業務,兩家公司涉嫌構成同業競爭關系。
8.獨立性
24家企業有1家企業因獨立性被否。這家企業受另一主體監管,且核心系統由另一主體開發建設和運維管理。發審委問詢了這是否會影響發行人的獨立性和信息披露的公平性。

三、各個板塊被否企業的法律依據

發審會公告會披露滬深主板企業IPO過會結果,但沒有披露具體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因此滬深主板的被否企業只能依據發審會提出的問題總結其被否原因。
創業板、北交所披露終止上市審核的法律依據,因此本文統計了創業板與北交所被否企業的法律依據,哪些條款最容易“踩雷”,擬上市企業需得小心謹慎對待。
1.創業板被否企業的法律依據
2022年1-10月的被否企業共有15家來自創業板。
創業板會公開披露終止上市審核的具體依據,具體不符合《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簡稱《管理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簡稱《審核規則》的哪些條款規定。
被否企業不符合《管理辦法》中的5項條款,分別是第三條、第六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三十三條。
被否企業不符合《審核規則》中的4項條款,分別是第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八條、第二十八條。

2.北交所被否企業的法律依據

2022年1-10月的24家被否企業,1家來自北交所。北交所也披露了終止上市審核的具體依據。具體如下:

四、小結

當今,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全面實行注冊制,但注冊制度并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
本文總結了2022年1-10月IPO被否八大原因,分別是內部控制問題、持續盈利能力、業績異常、不符合創業板定位、關聯交易、股權轉讓問題、同業競爭和獨立性。
對于志在IPO的企業,吸取闖關失敗者的教訓,提高自身實力和經營質量,方能開啟IPO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