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各板塊發行費用分析,2023年申報哪個板塊上市性價比最高?

發布日期:2023-01-04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2022年,A股新上市公司共計424家觀典防務、泰祥股份、翰博高新為轉板上市,龍源電力為吸收合并上市,這4家企業不納入本次統計),這些公司選擇了不同的上市板塊,本文統計了不同板塊的發行費用水平。并且討論,如果一家公司擬申報上市,那么應當選擇哪個板塊,能募集到的資金更多、所花費用更少?

不同板塊融資規模和費用水平
圖片
對于上市公司數量:2022年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合計148家;科創板緊隨其后,共123家;北交所83家;滬深主板70家。
對于融資規模:2022年科創板融資規模最大,已突破2500億;創業板突破1500億;滬深主板突破1000億;北交所融資規模最小,超過 150億。
對于平均融資規模:每個板塊融資規模平均下來,科創板依然最大,每單融資超20億;滬深主板每單融資18億多;創業板12億多;北交所近2億。
對于總發行費用:2022年科創板、創業板發行費用破百億;滬深主板 、北交所分別超60億、15億。
對于平均發行費用:每個板塊發行費用平均下來,科創板最大,每單費用1.3億多;創業板超9000萬;滬深主板超8000萬;北交所超2000萬。
對于發行費率: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滬深主板發行費率最低,北交所發行費率最高。
不同板塊中介機構費用水平

圖片

對于平均保薦費用:科創板>創業板>滬深主板>北交所,科創板保薦費用超1億;創業板超7000萬;滬深主板超6000萬;北交所近1500萬。

對于平均審計費用:科創板、滬深主板、創業板比較接近,均超過1000萬元;北交所超300萬。
對于平均律師費用:科創板、滬深主板、創業板比較接近,均超過500萬;北交所近200萬。
為何每個板塊的發行費用不同
為什么不同板塊下發行費用差異很大,我們推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前提
雖然滬深主板的上市公司數量約是創業板的一半,但滬深主板的平均融資金額比創業板大,代表滬深主板上市的公司數目少而體量大
查閱可知,2022年融資規模超百億的公司共5家,分別是中國移動(486.95億元)、中國海油(280.80億元)、聯影醫療(109.88億元)、海光信息(108.00億元)、晶科能源(100.00億元),第一名和第二名均來自滬深主板,且高出一個量級。
因此本文討論剔除了融資規模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公司之后,每個板塊的情況。
2、每個板塊市盈率不同


圖片
(1)滬深主板和北交所的市盈率都是20多倍,科創板的市盈率超過90倍,創業板的市盈率超過40倍,這兩個板塊市盈率明顯高出其他板塊一大截。
市盈率越高,表示市場投資者對這個板塊的股票更加看好,估值更高,如果發行股票數量相等,那么市盈率高的板塊可以募集到更多資金,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科創板平均融資金額最大。
而中介機構一般按照約定的融資額的百分點收費,融資規模越大,收費越高。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科創板的平均發行費用最高。
因此,市盈率越高的板塊,平均融資規模越大,發行費用更大。
(2)上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滬深主板和北交所的市盈率接近,而北交所的發行價格約是滬深主板的一半
這符合兩大板塊定位:滬深主板主要面向大型傳統成熟企業,一般公司體量大、營收和利潤高、每股收益更大;北交所服務于“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一般公司體量小、營收和利潤低、每股收益更小。
發行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兩個板塊市盈率接近,而滬深主板普遍每股收益更大,發行價格更高。
3、每個板塊發行費率不同
圖片
對于平均發行費用:科創板>創業板>滬深主板>北交所
對于平均發行費率:科創板<創業板滬深主板北交所
可以發現,發行費用越高的板塊,發行費率反而越小,這可能有2個原因。
(1)對于科創板來說,發行費用最高,而發行費率最低。
這可能是因為:科創板的某些大型企業,融資規模很大,發行費用的絕對值很大,而發行費率較低,從而拉低整個板塊的費率。
2022年融資規模前十的企業中, 7家來自科創板,2家來自滬深主板,1家來自創業板。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平均發行費用更高的板塊,發行費率反而更低。
這個發現給我們以啟示:對于在科創板開展IPO業務的券商來說,如果收取和其他板塊相同的費率,那么由于科創板的融資規模較大,發行費用絕對值會較大。從這點來說,科創板的券商有動力在合理的發行費用的前提下,降低發行費率,以更優惠的條件吸引客戶,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
對于北交所來說,發行費用最低,發行費率卻最高。
這可能是因為:在北交所上市同樣要走一個完整的IPO流程,中介機構依然要按照IPO的標準去執行。和其他板塊相比,雖然北交所融資金額較少,但中介機構的工作量并沒有減少,那么中介機構可能會提高發行費率,來保證成本、獲取合理的收入。
(2)中介機構的競爭
中介機構費用占發行費用比重最大,而承銷保薦費用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因此本文統計了每個板塊下券商的競爭情況。
圖片
如圖可知,2022年,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券商較少,兩個板塊發行費率更低;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較少,券商較多,發行費率最高。
全國共有100多家券商,但每個板塊承擔IPO業務的券商不足40家,券商之間存在競爭。
圖片
如圖,科創板的頭部券商競爭激烈,大券商為了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可能會低價獲取項目,從而導致科創板的發行費率更低。反過來大券商采用更低的發行費率來競爭,可能會使頭部券商優勢更加集中,形成正反饋。
小結
對于想上市的企業,選擇哪個板塊上市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本文總結了2022年不同板塊下的發行費用和費率水平,并討論了發行費用產生差異的原因,得到一個有趣的結論:
假使一家企業準備花一萬元發行費用,不考慮其他因素,那么選擇科創板是比較劃算的。其一,科創板的平均市盈率更高,市場對科創板企業普遍更加看好;其二,科創板的平均發行費率最小,選擇科創板上市能募集到更多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