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越來越卷!IPO成本核查:請券商和會計師用化學方程式論證生產過程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發布日期:2023-06-09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近期,尚普君發現多家擬創業板上市企業,被監管問詢到原材料采購和營業成本問題時,要求發行人按照化學反應方程式列示主要產品的生產過程,說明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數量關系,說明生產過程中投入、輸出的各種化學物質的名稱、數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且要求保薦人和會計師發表明確意見。


也就是說,券商和會計師還得重溫高中化學,否則還沒辦法發表核查意見。

案例一


發行人以精細化工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一體化產業鏈為主業,自成立以來不斷筑牢產業鏈硬件基礎,建成“BDO-PBS系列生物降解材料/PBT/PTMEG/TPEE”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產品線涵蓋精細化工基礎原料、生物降解材料、化工新材料以及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等。

第一輪審核問詢問題


按照化學反應方程式列示主要產品的生產過程,說明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數量關系說明生產過程中投入、輸出的各種化學物質的名稱、數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保薦人、申報會計師發表明確意見。
問詢回復
1、生產工藝流程、化學方程式和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1)BDO產品
1)生產工藝產工藝流程及化學方程式
①石灰石制生石灰
石灰石經過篩分,在石灰窯中經過電石爐氣高溫煅燒,分解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空。
②生石灰制電石
生石灰和焦炭、蘭炭篩分后按照配比輸送至電石爐,生成電石,一氧化碳凈化后輸送至石灰窯和廢酸裝置作為燃料使用。
③電石制乙炔
電石與水按照比例混合,生成乙炔氣體,電石渣通過下料口拉運處置。
④甲醇制甲醛
甲醇在鐵鉬催化劑作用下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甲醛溶液。
⑤甲醇制氫
甲醇與脫鹽水在銅系催化劑作用下裂解生成氫氣,二氧化碳排空。
⑥BDY制BDO
乙炔與甲醛在碳酸銅催化劑作用下生成 BYD。
BYD 與氫氣在雷尼鎳催化劑作用下生產 BDO。
2) 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物料平衡關系以及生產工藝水平,得到標準產品的單位產成品原材料消耗情況如下:



理論上,生產1,000.00kg BDO需要消耗1,117.95kg電石和1,185.09kg甲醇,電石生產1,000.00kg需要消耗690.00kg焦炭+蘭炭和2,219.69kg石灰石。
(2) PTMEG 產品
1) 生產工藝產工藝流程及化學方程式
①閉環反應
BDO在硫酸作用下,閉環生成THF溶液。
②聚合反應



THF、醋酸酐和醋酸在全氟磺酸樹脂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開環聚合反應,生成 PTMEA。
③醇解反應
PTMEA和甲醇在甲醇鈉催化劑作用下發生醇解反應,生成PTMEG、醋酸甲酯進入焚燒裝置。
2) 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物料平衡關系以及生產工藝水平,得到標準產品的單位產成品原材料消耗情況如下:



理論上,生產1,000.00kg PTMEG(T1800)需要消耗1,265.00kg BDO,或者 1,040.00kg THF。
(3)PBT樹脂
PBT樹脂主要經過酯化反應、縮聚反應兩個階段,具體化學反應方程式和物料平衡如下:
1) 生產工藝產工藝流程及化學方程式
①酯化反應階段
酯化:
在酯化反應釜中加入PTA、BDO,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經催化劑催化,進行酯化反應,得到對苯二甲酸雙羥基丁酯。
②縮聚反應階段
縮 聚 : 



酯化反應完成后,調整反應溫度和真空度,經催化作用,進行縮聚反應,進一步增長鏈,得到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產品。
③副反應
1,4-丁二醇發生副反應生成四氫呋喃和水。
2) 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物料平衡關系以及發行人的生產工藝水平,得到標準產品的單位產成品原材料消耗情況如下:
理論上,每生產1,000.00kg PBT樹脂 產品需要投入753.92kg PTA和520.97kg BDO。
(4) PBAT樹脂
PBAT 產品主要經過酯化反應、縮聚反應兩個階段,具體化學反應方程式和物料平衡如下:
1) 生產工藝產工藝流程及化學方程式
①酯化反應階段



在酯化反應釜中加入 PTA、AA、BDO,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經催化劑催化,進行酯化反應,得到對苯二甲酸雙羥基丁酯和己二酸雙羥基丁酯。
②縮聚反應階段
酯化反應完成后,調整反應溫度和真空度,經催化作用,進行縮聚反應,進一步增長鏈,得到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產品。
③副反應
1,4-丁二醇發生副反應生成四氫呋喃和水。
2) 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物料平衡關系以及發行人的生產工藝水平,得到標準產品的單位產成品原材料消耗情況如下:
理論上,每生產 1,000.00kg PBAT 樹脂產品需要投入 379.22kg PTA、361.28kg AA 和 534.71kg BDO。
(5) PET 樹脂
PET 產品主要經過酯化反應、縮聚反應兩個階段,具體化學反應方程式和物料平衡如下:
1) 生產工藝產工藝流程及化學方程式
①酯化反應階段
在酯化反應釜中加入 PTA、EG,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經催化劑催化,進行酯化反應,得到對苯二甲酸雙羥基乙酯。
②縮聚反應階段





酯化反應完成后,調整反應溫度和真空度,經催化作用,進行縮聚反應,進一步增長鏈,得到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產品。
2) 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物料平衡關系以及發行人的生產工藝水平,得到標準產品的單位產成品原材料消耗情況如下:
理論上,每生產1,000.00kg PET樹脂產品需要投入864.19kg PTA和322.53kg EG。
(6)EPS
1) 生產工藝產工藝流程及化學方程式
可發性聚苯乙烯(EPS)又稱發泡聚苯乙烯,是一種樹脂與物理性發泡劑和其它助劑的混合物。
2) 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及數量關系
根據生產工藝水平,得到標準產品的單位產成品原材料消耗情況如下:
理論上,每生產1,000.00kg EPS樹脂產品需要投入908.10kg苯乙烯,不參與反應的助劑進入污水系統形成廢渣處理。
2、生產過程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根據前述化學方程式,推導出來生產上述產品,理論上需要原材料的量和轉換系數如下表所示: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與實際產量差異情況如下:



發行人主要產品輸入、輸出的各種化學物質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案例二

發行人是一家專業從事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銷售及資源綜合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有機碘化物、無機碘化物、貴金屬催化劑、發光材料、六甲基二硅氮烷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并基于資源綜合利用資質與工藝技術優勢開展含碘、貴金屬等物料的回收利用業務,為客戶提供貴金屬催化劑、六甲基二硅氮烷等加工服務。發行人產品及服務廣泛應用于醫藥、化工、光電材料、飼料、食品等領域


第一輪審核問詢問題


按照化學反應方程式列示主要產品的生產過程,說明輸入、輸出化學物質的名稱、數量關系說明生產過程中投入、輸出的各種化學物質的名稱、數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保薦人、申報會計師發表明確意見。
問詢回復


(1) 三甲基碘硅烷

三甲基碘硅烷以碘、三甲基氯硅烷、金屬鈉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三甲基碘硅烷需要耗用0.63噸碘,0.54噸三甲基氯硅烷、0.12噸金屬鈉,同時產出氯化鈉0.29噸。

在碘化物生產過程中,為使碘元素充分實現反應,在工藝設計時,其他輔料會適當考慮過量投用。

三甲基碘硅烷生產過程需要經耦合、碘代、精餾、包裝等多道工序,三甲基氯硅烷收率約為87%,金屬鈉收率約為87%。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三甲基碘硅烷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

(2) 碘化鈉

碘化鈉以碘、氫氧化鈉和甲酸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碘化鈉成品需耗用0.85噸碘、0.27噸氫氧化鈉、0.18噸甲酸,同時產出二氧化碳0.17噸、水0.13噸。碘化鈉生產過程中需要歧化、還原、脫色、濃縮、結晶、離心、干燥處理多道工序,氫氧化鈉收率約為97%,甲酸收率約為96%。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碘化鈉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其中,2022年氫氧化鈉、甲酸對應的碘化鈉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率較大主要系2022年2月份開始對碘化鈉進行三合一設備改造,3月份投入試生產運行期間出現產品含量不合格和外觀不合格的情況,重新返工,導致氫氧化鈉和甲酸耗用偏高。

(3) 碘化鉀

碘化鉀以碘、氫氧化鉀和甲酸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碘化鉀成品需耗用0.77噸碘、0.33噸固體氫氧化鉀、0.16噸甲酸,同時產出二氧化碳0.14噸、水0.12噸。碘化鉀生產過程中需要歧化、還原、脫色、濃縮、結晶、離心、干燥處理多道工序,氫氧化鉀收率約為95%,甲酸收率約為84%。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碘化鉀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其中,2021 年碘對應的碘化鉀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率較高主要系當年含氟粗品碘化鉀改進生產方式,工藝探索過程中損失率略高所致。

(4) 碘酸鉀

碘酸鉀以碘、氯酸鉀和氫氧化鉀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碘酸鉀成品需耗用0.59噸碘、0.47噸氯酸鉀、0.13噸固體氫氧化鉀,同時產出鹽酸0.08噸、氯化鉀0.11噸。碘酸鉀生產過程中需要氧化、中和、脫色、濃縮、結晶、過濾、干燥處理多道工序,氯酸鉀收率約為81%,氫氧化鉀收率約為86%。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碘酸鉀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

(5) 氫碘酸

氫碘酸以碘、亞磷酸和水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氫碘酸成品(含量>57%)需耗用0.57噸碘、0.18噸亞磷酸,0.47噸一次水,同時產出磷酸0.22噸。氫碘酸生產過程中需要還原、減壓蒸餾、灌裝多道工序,亞磷酸收率約為90%。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氫碘酸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其中,2020年亞磷酸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大,主要系2020年公司對氫碘酸工藝進行探索使用部分回收碘替代外購精碘生產氫碘酸,工藝驗證過程中出現部分產品質量不合格需返工的情況,導致當期亞磷酸耗用偏高。

(6) 雙草酸酯

雙草酸酯以升華水楊酸、氯氣、草酰氯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雙草酸酯成品需要耗用0.41噸升華水楊酸、0.63噸氯氣、0.18噸草酰氯、0.26噸正戊醇,同時產生0.43噸鹽酸,0.05噸水;生產過程需經兩步氯化、兩步酯化、脫色、結晶、離心、干燥處理多道工序,升華水楊酸收率約為 72%,氯氣收率約為60%,草酰氯收率約為85%。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雙草酸酯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

(7) 辛酸銠

辛酸銠以氯銠酸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公斤辛酸銠產品需耗用0.82公斤氯銠酸、0.62公斤氫氧化鈉、0.74公斤辛酸,同時產生氯化鈉0.83公斤,次氯酸鈉0.1公斤,水0.25公斤。辛酸銠生產過程中需要中和、過濾、精制、析晶、過濾、干燥多道工序。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辛酸銠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存在一定差異。辛酸銠作為公司報告期內新增產品,隨著工藝探索過程逐步深入,對于以不同來源的氯銠酸生產辛酸銠實際收率仍存在小幅度波動,總體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