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發行人以精細化工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一體化產業鏈為主業,自成立以來不斷筑牢產業鏈硬件基礎,建成“BDO-PBS系列生物降解材料/PBT/PTMEG/TPEE”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產品線涵蓋精細化工基礎原料、生物降解材料、化工新材料以及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等。
第一輪審核問詢問題























案例二
第一輪審核問詢問題
(1) 三甲基碘硅烷
三甲基碘硅烷以碘、三甲基氯硅烷、金屬鈉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三甲基碘硅烷需要耗用0.63噸碘,0.54噸三甲基氯硅烷、0.12噸金屬鈉,同時產出氯化鈉0.29噸。
在碘化物生產過程中,為使碘元素充分實現反應,在工藝設計時,其他輔料會適當考慮過量投用。
三甲基碘硅烷生產過程需要經耦合、碘代、精餾、包裝等多道工序,三甲基氯硅烷收率約為87%,金屬鈉收率約為87%。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三甲基碘硅烷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
(2) 碘化鈉
碘化鈉以碘、氫氧化鈉和甲酸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碘化鈉成品需耗用0.85噸碘、0.27噸氫氧化鈉、0.18噸甲酸,同時產出二氧化碳0.17噸、水0.13噸。碘化鈉生產過程中需要歧化、還原、脫色、濃縮、結晶、離心、干燥處理多道工序,氫氧化鈉收率約為97%,甲酸收率約為96%。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碘化鈉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其中,2022年氫氧化鈉、甲酸對應的碘化鈉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率較大主要系2022年2月份開始對碘化鈉進行三合一設備改造,3月份投入試生產運行期間出現產品含量不合格和外觀不合格的情況,重新返工,導致氫氧化鈉和甲酸耗用偏高。
(3) 碘化鉀
碘化鉀以碘、氫氧化鉀和甲酸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碘化鉀成品需耗用0.77噸碘、0.33噸固體氫氧化鉀、0.16噸甲酸,同時產出二氧化碳0.14噸、水0.12噸。碘化鉀生產過程中需要歧化、還原、脫色、濃縮、結晶、離心、干燥處理多道工序,氫氧化鉀收率約為95%,甲酸收率約為84%。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碘化鉀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其中,2021 年碘對應的碘化鉀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率較高主要系當年含氟粗品碘化鉀改進生產方式,工藝探索過程中損失率略高所致。
(4) 碘酸鉀
碘酸鉀以碘、氯酸鉀和氫氧化鉀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碘酸鉀成品需耗用0.59噸碘、0.47噸氯酸鉀、0.13噸固體氫氧化鉀,同時產出鹽酸0.08噸、氯化鉀0.11噸。碘酸鉀生產過程中需要氧化、中和、脫色、濃縮、結晶、過濾、干燥處理多道工序,氯酸鉀收率約為81%,氫氧化鉀收率約為86%。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碘酸鉀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
(5) 氫碘酸
氫碘酸以碘、亞磷酸和水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氫碘酸成品(含量>57%)需耗用0.57噸碘、0.18噸亞磷酸,0.47噸一次水,同時產出磷酸0.22噸。氫碘酸生產過程中需要還原、減壓蒸餾、灌裝多道工序,亞磷酸收率約為90%。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氫碘酸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其中,2020年亞磷酸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大,主要系2020年公司對氫碘酸工藝進行探索使用部分回收碘替代外購精碘生產氫碘酸,工藝驗證過程中出現部分產品質量不合格需返工的情況,導致當期亞磷酸耗用偏高。
(6) 雙草酸酯
雙草酸酯以升華水楊酸、氯氣、草酰氯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噸雙草酸酯成品需要耗用0.41噸升華水楊酸、0.63噸氯氣、0.18噸草酰氯、0.26噸正戊醇,同時產生0.43噸鹽酸,0.05噸水;生產過程需經兩步氯化、兩步酯化、脫色、結晶、離心、干燥處理多道工序,升華水楊酸收率約為 72%,氯氣收率約為60%,草酰氯收率約為85%。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雙草酸酯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差異較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
(7) 辛酸銠
辛酸銠以氯銠酸為主要原料,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產1公斤辛酸銠產品需耗用0.82公斤氯銠酸、0.62公斤氫氧化鈉、0.74公斤辛酸,同時產生氯化鈉0.83公斤,次氯酸鈉0.1公斤,水0.25公斤。辛酸銠生產過程中需要中和、過濾、精制、析晶、過濾、干燥多道工序。
報告期內,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對比如下:
根據上表,報告期內,辛酸銠主要原材料對應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存在一定差異。辛酸銠作為公司報告期內新增產品,隨著工藝探索過程逐步深入,對于以不同來源的氯銠酸生產辛酸銠實際收率仍存在小幅度波動,總體差異率在合理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