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最快49天,最慢988天!注冊制下企業IPO上市究竟需要多久?

發布日期:2023-06-28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發稿前,2022年以來注冊制下各板塊上市企業共496家(剔除轉板及核準制下主板上市企業),其中科創板IPO上市企業共計161家,創業板196家,北交所123家,主板16家。


本文將分析對比2022年以來注冊制下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及主板IPO企業的平均上市時長及審核流程過程中各環節用時情況。
全面注冊制下IPO審核流程: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審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注冊→發行上市

(注:本文將IPO企業從受理到上市過程中時間節點分為,受理到過會、過會到提交注冊、提交注冊到拿批文、拿批文到上市四個階段。)

注冊制下各板塊上市企業用時情況

1、科創板
2023年以來科創板上市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391天,與去年同期受理到上市時長相比,今年上市用時比去年慢了51天。
2022年以來科創板新增上市公司161家,從受理到上市平均排隊時長為361天。其中:
受理到過會用時176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26天;
提交注冊到拿批文用時108天;
拿批文到上市用時51天。
從受理到上市最快的企業為晶科能源688223.SH臻鐳科技(688270.SH),用時均為212天;從受理到上市最慢的企業為云天勵飛(688343.SH),用時847天

晶科能源(2022年1月26日上市)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光伏產業技術為核心、全球知名的光伏產品制造商。公司光伏組件產銷規模穩居世界前列,組件出貨量于2020年末累計超過70GW,在2016-2019年期間連續4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一名。公司曾連續6年上榜《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連續7年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20年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44名)。
作為太陽能光伏產品提供商,受益于光伏行業的發展,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整體實現快速增長。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45.09億元、294.90億元、336.56億元和157.26億元,2018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達17.19%。2019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8年增加11.07億元,增幅為404.52%
臻鐳科技(2022年1月27日上市)
公司專注于集成電路芯片和微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圍繞相關產品提供技術服務。公司始終聚焦于高性能集成電路芯片的技術攻關,并已成為國內軍用通信、雷達領域中射頻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99.35萬元、5,544.99萬元、1.52億元和8,373.89萬元,2018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517.20%,營收規模實現高速增長。同時,公司各期凈利潤分別為-4,897.74萬元、418.53萬元、7,693.60萬元和4,091.74萬元。
云天勵飛(2023年4月4日上市)
公司作為業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以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技術為核心,為客戶提供算法軟件、芯片等自研核心產品,并可根據客戶需求,將自身核心產品,外購的定制化或標準化硬件產品、安裝施工服務等打包以解決方案的形式交付客戶。
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0,976.47萬元、-39,834.40萬元、-38,990.29萬元及-23,007.47萬元。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合并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99,187.86萬元,公司尚未盈利及存在未彌補虧損。
公司于2021年9月提交注冊,直至2023年1月才獲證監會批文,用時480余天。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26日,云天勵飛聘請的相關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公司發行注冊程序被終止,后于2022年2月28日恢復。
2、創業板
2023年以來創業板上市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689天,與去年同期受理到上市時長相比,今年上市用時比去年慢了202天。
2022年以來創業板新增上市公司196家,從受理到上市平均排隊時長為573天。其中:
受理到過會用時316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71天;
提交注冊到拿批文用時132天;
拿批文到上市用時54天。
從受理到上市最快的企業為大族數控(301200.SZ),用時284天;從受理到上市最慢的企業為飛沃科技(301232.SZ),用時988天
大族數控(2022年2月28日上市)
公司主營業務為PCB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產品主要覆蓋鉆孔、曝光、成型、檢測等PCB關鍵工序,是全球PCB專用設備企業中產品線最廣泛的企業之一。公司客戶涵蓋2019年NTI全球百強PCB企業榜單中的89家及CPCA2019中國綜合PCB百強排行榜中的95家企業。
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6.39億元、12.16億元、20.89億元和18.23億元,最近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90%。其中,2020年度,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8.73億元,同比增長71.78%,增幅較大。
飛沃科技(2023年6月15日上市)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強度緊固件研發、制造及為客戶提供緊固系統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產品目前主要應用于風電領域,同時公司積極研發應用于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船舶、航空、汽車、石油等領域的產品。
2020年至2022年,公司來源于風電行業的收入分別為10.96億元、10.12億元和12.2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53%、99.45%和99.31%,公司業績對風電行業存在高度依賴2021年,隨著風電行業補貼取消以及“搶裝潮”透支了部分市場需求,風電緊固件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公司2021年主要產品單價均有所下降,疊加鋼材價格上漲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綜合導致2021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50.76%,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61.84%。飛沃科技業績由連續兩年高增長轉為大滑坡
2020年9月,公司創業板IPO申請獲受理,但直至2022年7月才迎來上會,用時660天。期間飛沃科技經歷了四輪問詢,兩次中止審核,并更新了九版招股說明書
3、北交所
2023年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43天,與去年同期受理到上市時長相比,今年上市用時比去年慢了16天。
2022年以來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123家,從受理到上市平均排隊時長為213天。其中:
受理到過會用時143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16天;
提交注冊到拿批文用時13天;
拿批文到上市用時41天。
從受理到上市最快的企業為中科美菱(835892.BJ),用時111天;從受理到上市最慢的企業為三維股份(831834.BJ),用時419天
中科美菱(2022年10月18日上市)
公司主營業務以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核心,布局生命科學、智慧冷鏈、家庭健康三大業務板塊。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出具的說明:2020-2021年,公司主導產品——生物醫療領域低溫存儲專用設備,在國內品牌中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
2019年至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20年度較2019年度增加1.46億元,增幅67.25%,2021年度較2020年度增加9,501.14萬元,增幅26.16%。報告期各期,公司凈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分別為1,394.05萬元、4,259.17萬元和6,749.35萬元。
三維股份(2022年8月22日上市)
公司主要從事散狀物料輸送機械零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實現損耗類零部件產品的一站式供應,是一家集產品與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制造型企業,產品主要用于散狀物料輸送機械的生產及最終用戶的損耗件替換。
值得注意的是,三維股份從受理到過會用時超330天。2021年6月,公司北交所IPO申請獲受理,次年3月,公司上會遭暫緩審議。而這也讓三維股份成為北交所開市以來,第一家IPO暫緩審議的企業。北交所上市委重點關注了該公司存在財務不規范情形、募集資金合理性以及外幣資金流水三方面的問題。2022年6月2日,公司二次上會獲通過。
4、滬深主板
2023年3月29日,隨著蘇能股份、海通發展雙雙登陸滬市主板,標志著A股最后一批核準制企業完成上市。
4月10日,注冊制下首批主板IPO企業上市,A股正式邁入全面注冊制時代。截至目前,共有16家注冊制企業完成主板上市,IPO平均上市時長為62天,其中:
受理到過會用時21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1天;
提交注冊到拿批文用時7天;
拿批文到上市用時33天。
上市最快的企業為首批平移企業中的10家,分別為南礦集團、陜西能源、江鹽集團、中電港、登康口腔、海森藥業、中信金屬、柏誠股份、常青科技及中重科技,上述10家主板IPO企業創下多個“首批”記錄,平移后顯示從受理到上市共用時均為49天

注冊制下各板塊IPO排隊時長對比

從各板塊IPO企業上市用時來看,速度最快的為主板,平均上市用時為62天。由于全面注冊制改革,主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注冊機制得到優化,多家平移企業僅用時49天便完成受理到上市的審核流程。
全面注冊制下,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首批平移企業質量普遍較高,隨著時間推移,之后注冊制下的主板上市企業會越來越多,主板IPO企業上市所需時間也會逐漸明晰,市場也在期待注冊制變革能否為主板帶來提速增質的改變。
其次是北交所,平均用時213天。這得益于北交所允許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公司申請上市的獨特機制,優質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自身質量較高、公司治理規范,審核速度更快。
再者是科創板,平均用時361天;速度最慢的為創業板,平均用時達573天。主要由于創業板注重企業的市場前景和成長潛力,是注冊制下既具創新特色、又具成長性的一大板塊,其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導致創業板排隊企業數量最多,拉長了審核過程中各環節的排隊時長。截至2023年6月27日,創業板IPO排隊企業共有264家,而科創板IPO排隊企業數量僅為創業板的四成。

注冊制下各板塊不同審核環節的排隊時長對比

從各板塊在不同環節的排隊時長分布情況看:“受理至過會”階段占整個審核流程比例最高,主要因為這一階段監管機構會通過多輪審核問詢開展工作,核查申報企業是否符合相應的上市條件。
“提交注冊到拿批文”階段占整個審核流程比例也較高,明顯體現在“雙創板”,排隊時長超過100天。這一階段用時較長可能與部分企業自身出現業績下滑,法律訴訟等情形相關,也可能是監管部門控制過會企業拿批文的節奏,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等。
“拿批文到上市”階段的時間較短,且各個板塊相差不大。全面注冊制下,中國證監會的予以注冊決定,自作出之日起一年內有效,發行人應當在注冊決定有效期內發行股票,發行時點由發行人自主選擇。

2023年以來各板塊核發批文情況

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證監會共核發了194家IPO企業批文,從批文核發情況來看,創業板遙遙領先,共81家企業獲發行批文;其次為科創板,共54家企業獲發行批文
總體來看,今年以來證監會批文核發主要集中在3月-5月,各板塊合計批文數量分別為46、42、48,其中“雙創板”獲核發批文明顯加速,呈逐月增長的態勢

總結

本文統計了2022年以來注冊制下各板塊IPO上市公司從受理到上市排隊情況,用時最快速的為主板,其次是北交所、科創板,最慢為創業板。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主板出現一批“神速”上市企業,之后主板IPO企業上市所需時間會逐漸明晰,注冊制下主板IPO審核能否實現提速增質,我們將繼續監測跟進。
在審核流程的各環節中,最耗時且各板塊平均用時差距最大的為“受理至過會”環節;其次為“提交注冊到拿批文”環節。如果IPO項目信披質量好、規范運作程度高,通常審核周期不會太長;但如果項目瑕疵較多,甚至有“硬傷”,或是中介機構前期工作有疏漏,那么可能會被監管層持續提問,發行人和項目組需要補充材料或者整改,導致排隊用時拉長。
今年以來,證監會批文核發主要集中在3月-5月,其中“雙創板”獲核發批文明顯加速,呈逐月增長的態勢。對于擬申報IPO的企業,建議綜合考慮排隊時間,選擇合適的上市板塊;其次,規范經營、提升企業質量,有利于在審核問詢階段節省時間;最后,建議聘請專業、有經驗的IPO咨詢機構進行合作(如尚普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