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滬深北交易所官網披露,根據滬深北三所今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滬深北交易所起草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統稱《指南》),并對外公開征求意見。
此外,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上交所近日制定完成《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超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家數再創新高,近三年披露家數年均增長約20%左右。
三大交易所起草《指南》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
滬深北交易所前期制定出臺《指引》,系統規范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相關披露要求。征求意見過程中,部分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反映,希望結合上市公司實踐,提供更加具體的應用指南,幫助公司更好理解和落實《指引》相關要求。為此,在證監會統一部署下,滬深北交易所結合市場訴求,針對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起草《指南》。
起草過程總體堅持四方面思路。
推動實踐先行,增強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意識。《指南》定位于《指引》的“教科書”和典型實踐推薦,內容既包括披露要點提示和示例,也涵蓋了重要概念解釋、主要實施步驟、相關參考索引等,旨在推動上市公司健全治理、強化管理、提升可持續發展意識,以更好的實踐推動更好的披露。
輔助參考為主,不設置額外的強制披露要求。本次起草的《指南》以《指引》為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示工作流程及報告披露要點,為上市公司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提供參考。不在《指引》之外新增額外強制性披露要求,不增加上市公司披露負擔。
突出重點難點,為上市公司提供必要指導。《指南》針對完善可持續發展治理架構、雙重重要性評估分析、四要素披露框架應用等重點難點內容,給予必要的細化指導。相關內容既參考了國內外相關法規、標準和行業規范,也充分考慮了上市公司現階段實踐情況。
堅持系統思維,穩步推進健全制度體系。本次先行設置《第一號 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和《第二號 應對氣候變化》兩個具體指南,后續將在證監會統籌下,根據市場需要加快推進其他重要議題具體指南的制定,逐步實現對《指引》重點內容的全覆蓋。
上交所制定《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三年行動方案》
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踐行者和推動者。近年來,滬市公司順應國際趨勢,立足自身實際,積極將ESG理念和要求融入商業模式和管理體系,持續探索ESG實踐的中國樣本,不斷豐富ESG標準的中國內涵,探索形成一條既符合國際可持續發展理念又體現中國特色的ESG發展路徑。
一是更加關注環境保護,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以及供應鏈共創等關鍵要素納入企業的核心運營理念中,2023年度滬市共有1896家公司建立了環境保護相關機制,占比超八成,環保投入金額超2000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當量超8億噸。
二是更加關注鄉村振興,積極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與所處行業的特點,通過資金幫扶、消費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人才振興、涉農貸款、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舉措,促進當地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2023年度合計投入超1000億元。
三是更加關注供應鏈安全,打造共建共贏生態系統。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在供應商篩選標準中充分考慮ESG因素,對供應商進行現場考察,實施分類管理,保證供應資源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圍繞打造綠色供應鏈,推進價值鏈降碳減排,塑造更加可持續、更有韌性的供應鏈體系。
滬市公司在ESG實踐方面的有益探索,為制定ESG信息披露中國標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成為投資者投資中國企業的重要考量。據統計,2023年度滬市1187家公司發布了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率超52%,同比增長超5個百分點,披露數量和披露率均創新高。評級方面,連續兩年納入MSCI評級的241家公司中,69家公司評級等級提升,A等級以上公司數量由15家增長至38家。投資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國內ESG公募基金產品達到273只,規模超過2600億元。滬市ESG信息披露、評價與投資良性互動的市場生態已初步形成。
上交所制定《行動方案》,旨在通過有效落實《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4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的相關要求,以披露促治理,推動上市公司提升ESG治理水平,引導上市公司更好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一是提升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能力與監管服務效能。將持續優化ESG信息披露制度體系,積極推出數字化工具和培訓服務,為上市公司編制ESG報告提供“工具箱”,定期發掘優秀案例與特色成果,發揮最佳實踐的引領作用。二是加大綠色轉型資本支持力度。將持續創新ESG金融服務和產品,豐富ESG指數產品供給,鼓勵發行各類ESG主題基金,積極支持中證指數公司ESG評價結果在各類金融產品中的應用,為ESG評級高的上市公司提供融資便利,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三是持續開展上市公司宣介和國際交流合作。將大力支持上市公司接軌國際,通過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各類國際會議、論壇沙龍、投資者業績說明會等平臺窗口,分享中國企業在ESG領域的工作舉措和成果,講好中國企業的ESG故事。四是加快推動ESG數字化建設。將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探索形成上市公司ESG數據庫,推動ESG數據信息在各類場景中的應用,支持中證指數公司豐富氣候轉型評價等ESG數據產品,為可持續投資提供參考。
為持續優化ESG信息披露制度體系,上交所還同步起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4號——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征求意見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13號——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征求意見稿)》(以下統稱《指南》),并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指南》為上市公司完善可持續發展治理架構和工作流程、識別重要性議題、分析可持續發展相關風險和機遇等提供“工具箱”和“百寶書”,同時將《指引》中的相關披露要求細化為披露要點,提供具體的適用解釋,便利上市公司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
下一步,上交所將與市場各方積極參與到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程之中,通過優化制度、加強引導、提升服務,推動上市公司成為ESG理念的踐行者、引領者,在全球趨勢與中國實踐的互動中,繼續開拓中國式ESG發展之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