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山東省某三級醫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案例

發布時間:2022-04-20




以下為報告詳細內容(節選):

  

第一章 項目總論

  第一節 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山東省某三級醫院項目

  二、建設單位

  三、項目建設地點

  四、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三級綜合醫院,主要包括特色醫療中心、體檢中心、療養中心、商業配套,以及醫院道路及綠化等公建部分。項目總占地面積*****平方米(約***畝),總建筑面積*****平方米,綜合容積率****。

  ……

  五、項目建設期

  六、項目估算投資及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萬元,設備購置費*****萬元,安裝工程費****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萬元,預備費用****萬元,流動資金為****萬元。

  第二節 項目效益情況

  一、經濟效益

  經測算,項目滿負荷運營后,總收入達到******萬元。項目所得稅后財務凈現值為*****萬元,內部收益率為**%,靜態投資回收期為***年,動態投資回收期為****年。從財務指標可以看出,項目各項財務指標處于較理想狀態,項目盈利能力良好。

  二、社會效益

  第三節 項目編制依據、原則及范圍

  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3、《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意見的通知》

  4、《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

  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6、《“健康山東2030”規劃綱要》

  ……

  二、編制原則

  三、研究范圍

  第四節 研究項目主要結論

  

第二章 項目項目區域概況、提出背景及意義

  第一節 項目區域概況

  一、人口概況

  山東省流動人口大幅增加,老年化有增長趨勢。2020年山東省全省常住人口為10152.7萬人,比2010年增長5.99%,年平均增長率為0.58%,十年來的人口增量位列全國第四,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全省常住人口中,市轄區內流動人口為2074.3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412.9萬人,省內流動人口為1661.4萬人,與2010年相比流動人口增長82.98%,比全國高13.25%。由此看出山東省由于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戶籍制度的改革及農村轉移勞動力等因素的影響,流動人口規模在大幅增加。

  從城鄉構成來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401.4萬人,占63.0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751.3萬人,占36.95%,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3.34%。從性別構成來看,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5143.3萬人,占50.66%;女性人口為5009.5萬人,占49.34%,性別比(指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67,比2010年提高0.34個百分點。從年齡構成來看,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906.3萬人,占18.78%;15-59歲人口為6124.4萬人,占60.32%;60歲及以上人口為2122.1萬人,占20.9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536.4萬人,占15.13%。與2010年相比,各年齡段的變化比率分別為3.04%、-9.19%、6.15%。

  ……

  二、經濟概況

  山東省經濟平穩發展,高新產業占比不斷提升。2020年山東省全省實現生產總值73129.0億元,比上年增長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363.8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28612.2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39153.1億元,增長3.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3:39.9:52.8調整為7.3:39.1:53.6。

  山東作為我國人口大省,近年來十分注重經濟的增效提能,堅持培育壯大新動能,2020年“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30.2%,投資占比達到51.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45.1%,比去年增加5%。

  ……

  三、居民收入支出概況

  山東省居民收入穩定上升,醫療保健支出有所提升。2020年山東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886元,比上年增長4.1%;人均消費支出20940元,增長2.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26元,增長3.3%;人均消費支出27291元,增長2.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3元,增長5.5%;人均消費支出12660元,增長2.9%。山東省居民醫療保健支出比去年增加5.4%,達1914元。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8%。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4.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4%。其中醫療保健的消費價格指數為101.05,養老服務的價格指數為101.1,均低于平均水平,醫療服務價格穩定。

  ……

  四、社會保障體系概況

  山東省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山東省2020年年末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含生育保險)、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046.3萬人、2323.3萬人、1466.1萬人和1822.1萬人。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4590.4萬人和7374.5萬人。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3萬人,月人均保障標準732元,比上年提高157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35.3萬人,月人均保障標準560元,比上年提高127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2981.8元。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142元,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標準由人均不低于520元提高至550元。

  醫保電子憑證激活人數及開通應用定點醫藥機構分別為3878.1萬人和4.7萬家。跨省和省內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醫院3970家。

  ……

  第二節 項目提出背景

  一、政策背景

  1、國家政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我國目前的醫療政策以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為目標,以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區域服務能力、完善雙向轉診機制為重點,不斷完善城市醫聯體組織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不同級別、類別醫療衛生機構,推動特色診療中心的建設,為患者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連續服務,以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導流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方式。

  同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以及慢性病人群的增加,國家對康復醫療事業發展越加重視。政府多次出臺相關舉措,鼓勵、支持康復醫院、老年醫院等專科醫院建設,推動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人才培養,鼓勵將康復治療逐步融入到相關疾病的診療流程。老年人的疾病診治和康復療養也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不斷推出老年人護理、康復、療養等機構構建及體系完善的政策,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

  ……

  二、社會背景

  醫養結合成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方式。我國城市老年人養老服務總體上呈現“9064”格局,即90%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6%選擇社區養老,只有4%選擇機構養老。老年人的護理需求不僅體現在膳食營養,還需要更專業的醫療養護,尤其對于失能老人來說,居家和社區養老難以改善或維護其健康狀況。因此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國家將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作為我國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山東省也在注重加快“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廣“醫養結合”模式,通過全科醫生為老年群體提供持續的醫療護理、長期的生活照料服務,從而加快構建政府兜底保障有力、社會機構發展充分、多元多樣供給有效、醫養健康融合發展、安全質量本質提升的養老服務體系。

  ……

  三、健康背景

  1.山東省居民健康素養有待提升

  自2012年山東省開始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工作安排,注重居民身體素養的增強,進行相應的活動安排,至2020年山東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已經達到22.02%,比2012年的8.28%增加了13.74%,省內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明顯,但略低于全國23.15%的水平,山東居民基本健康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還有待提升。

  2.居民期望壽命繼續增加,嬰幼兒孕婦死亡率持續降低

  根據《“健康山東2030”規劃綱要》,2016年底山東省人均預期壽命為78.5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為4.53‰、5.58‰、12.62/10萬,居全國前列。到2019年,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降至3.93‰、4.80‰、9.05/10 萬,提前達到《綱要》規劃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居民健康素質差異進一步縮小。

  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仍是山東省居民死亡主要原因

  2018年山東省常住人口報告死亡693726例,其中前五位的死因分別為心血管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傷害,死亡人數分別為214880人、182118人、143935人、43029人、39168人,前五位死亡占總死亡的89.82%;第六至十位死因依次為呼吸系統感染、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和精神障礙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死亡人數分別為10593人、10918人、9759人、8921人、4066人,前十位死亡占總死亡的96.2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為15.74%,比2013年的19.83%降低了4.09個百分點。

  ……

  第三節 項目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是完善當地“醫聯體”體系的需要

  醫聯體體系作為我國推動形成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戰略部署,希望通過建設和發展醫聯體,充分發揮區域內三級公立醫院的牽頭引領作用,引導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的分工協作關系,逐步解決現有醫療服務體系布局不完善、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問題。

  目前項目周邊沒有大型的三級綜合醫療機構,僅有一些區域醫院及社區醫院,難以滿足當地居民就醫的需求。項目三級醫院的定位能夠提供優質醫療設備、人才等優勢資源,滿足當地多層次、多樣化衛生服務需求,方便所在區域內企事業單位及居民就醫,較好的改善當地的居民醫療條件,提升當地的醫療技術水平,增強衛生事業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并起到三級公立醫院帶頭作用,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技術培訓等支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形成分級診療制度,引導群眾基層首診、就近就醫。

  二、項目建設是提升當地康復養老醫療水平的需要

  目前山東省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而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高發群體,針對老年病的醫療資源建設對于增強老年人身體健康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對于老年人來說,養和醫密不可分,融醫療、康復、養老為一體的新型服務模式是改善當地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

  目前項目周邊臨近規劃的醫院均以綜合醫療或者三甲醫院為主,規劃落地時間長,區域內缺乏特色專科醫院。項目將加強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護理床位占比,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創新健康養老服務模式,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三、項目的建設是促進當地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

  四、項目建設是改善當地居民健康水平的需要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中國居民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比重逐年增加,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偏低,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鍛煉、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問題日益突出。山東省居民健康素養還略微低于全國水平,需要加強健康及醫療資源的部署。

  項目建設集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為一體,突出做好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服務,切實控制疾病的發生和死亡率,并通過健康理念的宣傳,切實提高國民文化、健康和精神素質,提高當地居民健康水平,推動“健康山東2030”規劃的實現。

  

第三章 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

  第一節 綜合醫療現狀分析

  一、當地醫療資源現狀

  二、當地醫療服務現狀

  三、當地人均醫療資源分析

  第二節 康復醫療市場

  一、市場概述

  1、定義

  康復是指綜合應用醫學、教育、社會、職業等多種措施,對傷病后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功能障礙進行以功能訓練為主的干預,實現改善患者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回歸社會的目標。

  2、發展歷程

  中國康復醫學的發展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社會對康復醫學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公立綜合醫院已逐步建立起完備的康復醫學科體系,民營專科醫院也已從90年代的初生萌芽狀態形成了目前的規模化、體系化的發展態。

  3、服務體系

  我國康復醫療體系由三級醫院康復科、二級醫院康復科(康復專科醫院)、社區康復中心(門診)或居家康復組成。三級醫院康復科主要承擔急性期康復治療,二級醫院康復科(康復專科醫院)則承擔恢復期康復治療,社區康復醫療中心(門診)或居家康復主要承擔維持期康復治療。各級康復機構之家建立雙向轉診機制,三級醫院康復科完成患者急性期康復后,向下轉診,由二級醫院康復科等機構完成恢復期、維持期康復治療。如果恢復期或維持期康復出現惡化現象,可以及時向上轉診至三級醫院康復科,進行救治。通過構建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可以為患者提供全周期、分階段的康復服務,確保患者獲得最好的康復療效。

  4、下游群體

  (1)術后人群

  康復對于術后的功能恢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手術會對患者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及時正確的康復訓練能夠有效促進手術創傷恢復。術后康復患者主要來自于心內科、骨科、神經科、產科等,如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引起的患者術后呼吸功能不全、肺不張,關節置換術后引起的靜脈血栓栓塞等。及時恰當的康復手段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2)老年人群

  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心腦血管、神經、骨科方面的疾病發生率將大幅上升,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未來老齡相關性疾病的患者群體規模將大幅增加,中國老年群體將成為康復醫療市場的主流群體之一,康復治療對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身體恢復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3)慢性病群體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慢性病人群數量不斷攀升,患者逐漸呈現年輕化、普遍化的特點。我國居民常見慢性病主要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具有病程長、費用貴、致殘致死率高的特點。目前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到我國總死亡的90%,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若不及時有效控制,將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慢性病防治除了關口前移,推動全面健康生活方式,同時還要加強康復理念的咨詢指導和科普宣傳,注重慢性病康復治療的早期介入。

  (4)殘疾人群體

  據《2019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得到基本康復服務的持證殘疾人及殘疾兒童達1043.0萬。我國政府也已經提出將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服務和保障體系,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康復機構。政府及全國各級殘聯組織對殘疾人康復事業的持續支持與投入,將會進一步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補償功能,使其充分地參與到社會發展生活中。

  (5)兒童群體

  兒童處于生理發育的早期,各器官系統可塑性極強,若受到創傷,康復能使他們的殘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或恢復,其他機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有助于兒童心理的發展,幫助兒童獲得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便于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

  (6)產后群體

  科學的產后康復對于幫助女性恢復身體機能、持續母乳喂養具有重要作用。以專門針對女性產后心理和生理變化進行主動、系統的康復指導和訓練為主的產后康復,已成為產科醫院、月子中心的核心服務內容。中國生育女性的產康觀念已從傳統意義上的“坐月子”進入到“產后康復”時代,產后康復服務市場正在進入井噴式增長階段。

  二、市場發展現狀

  1、市場發展迅速,將近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康復醫學科門診人次達5349萬人次,2011年至今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0.2%;出院人數達420萬人,年復合增速達22.5%。據統計,2019年中國康復醫療市場總消費約為705億人民幣,按照2011-2019年29%的復合增長率,2021年康復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在達到1032億元。且隨著群眾康復意識的增強以及對康復市場的持續投入,未來市場將持續更高速增長,市場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2、康復專科醫院數量穩步增加,規模優勢初步顯現

  2019年中國康復專科醫院達706家,其中公立醫院161家,民營醫院545家,年復合增長率達11.3%。在康復醫療機構方面,民營康復醫療機構數量占比一直高于公立,主要原因是社會資本比較青睞公立醫療體系缺口的領域;其次是康復專科醫院與綜合醫院相比單床投入相對較低、對醫生的依賴程度較低、醫療風險較小、社會資本進入更容易實現預期的投資回報。社會資本的進入對增加康復醫療市場供給有著積極作用,但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康復醫療機構在醫療資源配備、品牌影響力、病源穩定性、醫療技術人員配置等方面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三、市場存在的問題

  1、床位供給增長迅速,但康復資源仍相對匱乏

  中國康復床位從2011年的8萬張增加到2019年的27.2萬張,年復合增長率達16.6%,增長速度可觀。但27.2萬張的床位數也僅占醫療機構床位總量的2.9%,人均配置水平仍然較低,截至2019年底,中國每千人口康復床位僅0.19 張,距離國家設定的到2020年實現常住人口每千人0.5張康復護理床位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存在約43.5萬張床位的缺口。

  目前我國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及康復專科醫院都還不足以滿足巨大的消費市場,系統、完備的康復醫療供給體系長期處于未定形狀態。康復醫療機構中先進的康復醫療設施相對不足,且機構普遍存在規模小、床位少、資源分散、服務內容少等問題。盡管2011年衛生部發布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中要求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必須建設康復醫學科,但截止到目前,在西北部等經濟欠發達城市仍然存在部分二級綜合醫院未開展康復醫學服務,康復資源配備相對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康復醫療的發展。

  2、康復醫療人才短缺,嚴重制約行業發展

  2011-2019年,我國執業(助理)醫師的年復合增速為13.15%,2019年為14661人,其中執業醫師12657人,康復治療師數量約為5萬名。從人均水平看,中國每十萬人僅3.6名康復治療師,與國際50人/10萬人存在十幾倍的差距。根據《康復醫院基本標準》中規定的康復機構每床至少配備0.3名康復治療師來看,我國康復治療師數量應為7.5萬名,尚存2.5萬名的缺口,人才供給的不足也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3、康復床位地區分布不均的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醫院的康復床位較多,而經濟水平中等和落后地區的醫院床位較少,即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之間康復床位資源配置不均衡。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醫療機構建設時主要考慮效益問題,考慮因素較單一。我國江蘇省康復床位最多,2019年達22795張,而西藏的康復床位僅為106張。這種不合理的床位分布結構導致了康復床位資源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4、人均康復支出較低,康復投入有待提高

  2019年中國人均康復醫療消費約為5.5美元,遠低于美國人均54美元的水平。由于目前中國醫師和患者更多關注診斷和治療兩個環節,缺乏預防和康復的理念,還沒有意識到康復對改善患者機體功能,減少對醫療資源和醫保資金的占用的重要性,導致中國與發達國家康復醫療消費市場還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提高居民康復意識、提升康復醫療服務水平及加大康復財政投入對康復醫療市場的發展尤為重要。

  四、心臟康復細分市場發展情況

  1、發展現狀

  (1)心臟康復患者基數龐大

  2019年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約有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可見可接受心臟康復治療的基數龐大,但目前滲透率不足1%,還有巨大開發空間。

  (2)康復效果顯著

  心臟康復是心臟病的一級預防、二級預防與三級預防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展進程。已有大量數據表明,心臟康復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有效改善患者機體功能和生存質量。據加拿大某機構開展的一項對比研究顯示,在60萬例心臟病患者中,有7萬例參加了心臟康復,一年后及五年后參加心臟康復患者死亡率與未參加心臟康復患者死亡率存在明顯差異。

  (3)康復醫療機構呈現區域化差異

  據數據統計,全國心臟康復中心已從2013年的6家增加到2019年的500多家,但這些機構都主要集中在康復起步較早、經濟較為發達的華東地區,使得其他地區康復服務的可及性較弱。因為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的建設標準由中國康復醫學會牽頭制定,對機構設置和團隊資質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高素質心臟康復團隊是關鍵指標,康復師和治療師均需取得中國康復醫學會認證的心臟康復培訓合格證,因此對于心臟康復服務領域的新進入者存在較高門檻。

  2、發展模式

  目前心臟康復有“H2H”和“雙心”兩種代表模式,“H2H”即Hospital to Home, 醫院為患者提供院內心臟康復系統評估和個體化處方,患者在家中通過遠程監測設備執行心臟康復處方,其優勢在于不僅滿足了患者因時間、距離和費用限制而無法接受院內康復的需求,而且也解決了醫院由于場地、床位和人員的限制而無法大量開展心臟康復服務的難題;“雙心”模式即心臟+心理,在傳統心臟康復的基礎上,采用情緒量表評估和篩查患者精神健康狀況,以此作為提供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的依據,優勢在于同時實施生理和心理干預的患者能明顯減輕焦慮和抑郁程度,減少由于慢性焦慮導致的高血壓、暴怒引起的應激性心肌等發病風險,大幅提升預后效果。

  3、案例介紹--瑞華新康

  北京瑞華心臟康復中心是一所集康復醫療服務、科研、教育于一體的醫療機構,首創“前治后康”模式,實現心臟康復/二級預防全程管理,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康復服務方案。目前已在安貞醫院院旁運營國內第一家專業心臟康復中心,中心擁有3500平米,配置14個診室、11張康復床位、400平康復大廳。

  (1)服務體系

  瑞華心康根據心臟康復市場需求,推出了門診康復、住院康復、心臟專項體檢三大特色服務。

  門診康復主要針對心血管疾病人群、心血管疾病術后病情穩定人群(如:PCI術后、CABG術后、瓣膜術后、大血管術后、心臟移植術后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主要為其提供運動處方實施前后的評估、心臟康復方案制定等服務。運動處方評估包括疾病風險評估、心肺適能及體適能評測、心理評估、營養狀況評估、生活質量評估、睡眠評估等,通過全面的評估可以對患者的疾病情況、術后情況等有準確和深入的了解,便于制定科學的個性化心臟康復方案。

  住院康復的服務人群與門診康復一致,但在服務內容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住院康復服務主要包括心外科術后綜合管理和專家查房。心外科術后綜合管理涉及心臟術后相關治療、病情觀察護理、傷口管理(愈合觀察、換藥、拆線、繃帶包扎、胸帶包扎等)、疼痛管理等服務內容。專家查房是由資深心內外科專家到住院病房進行查房,按需定時與住院康復患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和答疑,及時掌握患者康復進展,以便調整康復治療方案。

  心臟專項體檢主要是針對心腦血管高危患者或已患心臟病患者,判斷他們是否患有心血管類疾病或病患者患病情況的嚴重程度。檢查內容包括全血細胞分析、超聲心動、運動能力測定、體質分析、心理狀態篩查、心肺運動試驗等,檢查項目覆蓋廣、準確性高。

  (2)分期康復管理方式

  瑞華心康按照患者就診及康復流程,提供分期康復管理實施方案,覆蓋患者康復的全流程。第I階段,針對急性期患者,在術前、ICU、外科病房等場景提供術前指導、床旁康復,幫助舒緩焦慮情緒、改善心肺關鍵指標、預防并發癥、促進康復;第II階段,針對恢復期患者,在瑞華心康專業心臟康復中心,提供住院康復、門診康復,控制術后危險因素,提高心肺活力,減少再住院率,促進回歸社區和家庭;第III階段,針對維持期患者,提供社區及居家康復服務、遠程康復指導方案,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保證生活質量,預防復發和再住院。

  (3)“三級心臟康復閉環”體系

  瑞華心康根據患者需求、就診及康復流程,逐步構建起“三甲醫院心臟專科-專業心臟康復中心-遠程康復”的三級心臟康復閉環,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綜合性心臟康復方案。三甲醫院方面,瑞華心康與國內心臟疾病標桿醫院,如安貞醫院、阜外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全國領先的三甲醫院展開合作,圍繞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術前準備通道、術后康復轉診,心臟專科康復科研合作,構建心臟康復的重要環節。專科康復中心方面,瑞華新康開發出“前治后康”模式,在三甲醫院旁設置專業心臟康復中心,提供住院康復、門診康復、門診檢查及專項體檢,承接三甲醫院康復患者流量,建立康復品牌。遠程康復方面,瑞華心康逐步構建起完善的線上康復體系,提供遠程康復服務方案,將服務延伸到社區康復、居家康復層面。并通過打造心臟康復專業品牌,輸出心臟康復內容,并引入用藥、設備、保險等產品,提高品牌影響力和盈利能力。未來,瑞華心康將加強與全國手術醫院的合作,建立品牌連鎖康復中心。同時,與華米、聯想等高科技企業進行戰略合作,打造互聯網心臟康復模式,形成完整閉環。

  五、老年康復細分市場發展情況

  1、市場發展現狀

  (1)老齡化社會推動老年康復需求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老年康復或將成為下一個剛需產業。老年康復對有長期臥床需求、被各類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病變等困擾導致生活障礙的老年群體提供針對性的理療,通過運動療法和護理系統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據預計2050年我國60以上人口將達到4.87 億,占中國總人口的34 .9%,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意味著與年齡相關性疾病群體規模正在增加。

  (2)服務模式多樣化

  中國現有的老年康復是集“醫、養、康、護”為一體的特色康復模式,主要包含機構康復、社區康復、居家康復三種模式。機構康復以醫院老年康復中心、老年病專科醫院、養老機構中的護理醫院模式運營;社區康復主要以社區醫院康復治療室和社區照護中心方式開展康復服務;居家康復主要以社區為平臺,提供居家上門康復服務。老年康復群體由于各系統器官的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均隨年齡增長而衰退,易伴隨多種復雜的老年問題和老年綜合征,涉及身體、精神、情感等諸多因素,使得老年康復服務對象需求多元化。因此,老年康復服務體系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康復醫師和康復治療師均需掌握綜合康復知識以及過硬的跨學科醫學知識,方能應對多元化、多樣化的老年康復需求。

  2、未來發展方向

  (1)從社區需求出發,探索中國特色老年康復服務模式

  美國持續照料型養老社區、日本長期照護模式為中國養老康復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的老年康復機構可以結合中國國情和老年群體特點,建立社區試點醫療機構。例如將目標人群鎖定為居家和社區內的老年人、殘疾老人、病后術后康復期老年人群,為老年人提供居家康護、社區照護、全程陪護、智能照護、輔具服務、中醫推拿保健等專業化和規范化的長期照護和康復護理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全方位的康復服務。

  (2)創新型“醫康養”模式

  老年康復患者需求多樣,患有不同基礎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綜合性的“醫療、康復、養老”相結合的全方位服務。隨著人均收入水平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進入老年階段,新型“醫康養”模式將會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未來新型綜合服務模式將會大量涌現,比如醫療、養老、康復機構合作成立;建立線上“服務超市”平臺,集成各類服務項目,為老年患者提供不同的“醫康養”服務產品組合;與康復醫療器械廠家合作,基于可穿戴設備對老人康復療程和療效進行監測,提供預警、遠程康復醫療和康復咨詢等服務。

  六、市場發展趨勢

  1.“醫聯體”將加強三級康復診療體系的有效鏈接

  三級康復醫療體系自確立以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康復醫療服務的發展。然而,在缺少行政干預的情況下,三級康復體系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患者普遍存在對大醫院品牌和技術的崇拜與依賴,對普通康復專科醫院缺乏信任,大部分患者把時間更多耗費在等待大醫院的床位上,從而無法得到及時的康復醫療服務,錯過了最佳康復時間。而目前基層康復服務機構由于缺乏人才、設備等因素的限制,也難以提供有品質的服務,阻礙高效、暢通的轉診。

  但隨著國家大力發展以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技術互助為特點的醫聯體模式,通過緊密型康復“一體化”管理,為患者提供分層級、分階段的統一標準的康復醫療服務,從而解決品牌、技術和人才瓶頸問題,實現患者有序流動和高效雙向轉診。未來康復機構的建設也可通過與心血管醫院緊密合作,緊鄰醫院建立心臟康復中心,實現“心臟專科-康復中心-遠程康復”的“一體化”康復流程,一方面,康復機構能夠通過心血管診治醫院獲得持續穩定的患者來源;另一方面,醫院也能對外實現有效轉診,減輕床位使用壓力,從而有效提高轉診率。

  2、科技發展推動遠程康復成為必然趨勢

  康復醫學的康復理念大部分是鼓勵患者主動進行功能訓練,強化本體感覺。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5G技術、智能化設備等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期望以互聯網為媒介,“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醫療服務,這為遠程康復帶來發展機遇。在當下康復治療師嚴重缺乏的環境下,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康復課程按病種標準化,同時提供在線康復咨詢、康復訓練指導、病例管理和康復隨訪服務,充分利用創新型可穿戴設備、動作識別技術的成果和轉化應用,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治療師不足的問題,還能夠及時開展康復隨訪,督促患者按照既定計劃完成康復。同時,遠程康復具有持續、規律的優勢,可免去患者舟車勞頓,成本相對更低,更易被患者家庭接受。

  3、高端康復隨著中國經濟騰飛迎來發展機遇

  根據《2021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20年中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數量達262萬人。高凈值人群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肩頸不適、高血壓、內分泌等相關疾病發病率高,對高端醫療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中國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潛在需求有所增加。因此,高端養老、私立醫院、私人醫生成為近幾年頗受熱捧的服務領,高端康復醫療服務市場也迎來發展機遇。公立醫療機構可參考公立醫療機構特需中心或者國際醫療中心的模式考慮建立高端康復中心,借助優質醫師的資源,對高端康復者提供個性化康復方案。

  第三節 項目建設需求分析

  一、醫院服務需求

  二、康復養老服務需求

  第四節 規模測算及主要建設內容

  

第四章 項目建設地點和建設條件

  第一節 項目建設地點

  第二節 主要建設條件

  一、自然條件

  二、交通條件

  三、公用設施條件

  

第五章 項目工程建設方案

  第一節 項目設計依據及原則

  第二節 總平面設計方案

  一、規劃設計

  二、布局方案

  三、景觀綠化

  四、總圖指標

  第三節 建筑設計方案

  一、設計指導思想

  二、遵循的規范

  三、建設標準

  四、建筑內部平面布局方案

  五、無障礙設計

  六、立體造面設計

  七、剖面設計

  八、日照設計

  九、豎向交通

  十、建筑形象設計

  十一、燈光標志工程及色彩分區

  十二、屋面工程

  十三、裝修工程

  第四節 結構設計方案

  一、本工程設計遵循的標準、規范、規程

  二、建筑結構

  三、材料

  第五節 給排水及消防供水方案

  一、設計內容

  二、設計依據

  三、給水工程

  四、生活熱水系統

  五、飲水系統

  六、室外排水系統

  七、室內排水系統

  八、雨水系統

  九、消防系統

  十、環保節能及其他技術

  十一、污水處理

  第六節 采暖和通風設計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設計范圍

  三、設計參數

  四、空調系統設計

  五、通風系統設計

  六、消防防排煙系統設計

  七、自控設計

  八、環保節能設計

  第七節 電氣設計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設計范圍

  三、變、供配電系統

  四、樓內低壓配電系統

  五、照明系統

  六、線路選型及敷設

  七、工藝設備控制

  八、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九、避雷、接地系統及等電位連接

  十、防雷過電壓保護系統

  第八節 燃氣設計方案

  第九節 弱電設計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設計目標及設計范圍

  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四、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五、電話交換系統

  六、信息網絡系統

  七、綜合布線系統

  八、室內移動通信覆蓋系統

  九、有線電視系統

  十、視頻示教系統

  十一、信息顯示系統

  十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十三、醫院護理呼應信號系統

  十四、建筑設備監控系統

  十五、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十六、節能監測系統

  十七、智能化集成系統

  第十節 無障礙設計

  第十一節 人防工程設計

  第十二節 醫用氣體及蒸汽

  第十三節 室外配套工程設計方案

  

第六章 環境保護及安全防護

  第一節 環境保護

  一、建設地點與環境現狀

  二、環境質量標準及污染物排放標準

  三、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及防護措施

  四、項目營運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及防護措施

  五、本項目和周邊的相互影響分析

  第二節 安全防護

  一、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法規

  二、消防

  三、勞動安全

  

第七章 節能

  第一節 評估依據

  第二節 能源供應和消耗分析

  一、能源供應分析

  二、能源消耗分析

  第三節 綠色建筑

  一、設計依據

  二、星級標準

  三、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措施

  第四節 建筑產業化

  一、裝配式建筑設計概況

  二、建筑設計

  第五節 海綿城市

  一、下凹式綠地

  二、透水地磚工程

  三、植草磚工程

  四、透水瀝青路面工程

  第六節 節能措施

  一、建筑節能

  二、給排水節能措施

  三、暖通空調節能措施

  四、電氣節能措施

  

第八章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第一節 組織機構

  一、組織設立原則

  二、組織機構設置

  第二節 勞動定員

  第三節 人員培訓

  

第九章 項目組織管理與進度安排

  第一節 項目組織實施

  一、建設管理機構

  二、建設項目組織實施

  第二節 項目實施進度

  

第十章 建設項目招標方案

  第一節 招標依據

  第二節 項目招標范圍

  第三節 招標組織形式

  第四節 招標方式

  

第十一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一節 投資估算依據和說明

  第二節 項目投資估算

  一、估算范圍

  二、投資估算

  第三節 資金籌措及使用計劃

  

第十二章 項目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節 評價依據

  一、遵循的有關法規

  二、基礎數據和說明

  第二節 營業收入測算

  本項目的營業收入主要為門診收入、住院收入、停車場收入、體檢中心收入、療養中心收入、食堂外包收入、商業租賃收入、互聯網醫療收入。本項目建成后,將形成良性的資金鏈循環。項目完全運營后年收入為****萬元。

  第三節 成本費用測算

  一、經營成本測算

  二、折舊費

  三、攤銷費

  四、利息支出

  五、總成本測算

  第四節 利潤測算

  第五節 財務效益分析

  一、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

  二、財務凈現值FNPV

  三、項目投資回收期Pt

  第六節 項目公司投資財務分析

  一、營業收入測算

  二、總成本測算

  三、利潤測算

  四、項目公司財務效益分析

  第七節 財務分析結論

  一、項目整體經濟效益

  二、項目公司投資經濟效益

  

第十三章 項目社會效益評價

  第一節 經濟效益分析

  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三、提高地方財政收入

  第二節 社會效益分析

  一、提高項目當地醫院整體服務水平

  二、緩解當地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三、增加當地康復專科和養老服務的供給

  第三節 地區互適性分析

  互適性主要是指項目建設能否為當地的社會環境、人文條件所接納,以及當地政府、居民支持項目建設與實施的程度、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互相適應關系。

  通過本項目將增加當地醫療資源的供給,提高當地的醫療服務水平,并提供心臟康復、養老服務等特色服務,為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第十四章 社會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一節 風險調查

  一、調查原則

  二、調查的范圍

  三、調查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節 風險識別

  一、風險識別方法

  二、風險因素分析

  第三節 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一、政策規劃和審批程序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二、工程方案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三、資金籌措和保障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四、大氣污染物的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五、廢水污染物排放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六、電磁輻射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七、安全、衛生與職業健康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八、醫職、醫患及社區關系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第四節 風險分析結論

  附表及附圖:


完整版附件請點擊下載:山東省某三級醫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案例.pdf


北京公司: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29號海泰大廈1118、1120、1127、1129室

市場調研:010-82885719   投資咨詢:010-82885739    IPO咨詢:010-82885781

上海公司:黃浦區延安東路45號工商聯大廈717室

市場調研:021-61397134   投資咨詢:021-64023562     IPO咨詢:13611322396

廣州公司:天河區珠江新城華夏路30號富力盈通大廈41層

電話:020-84593416 13527831869      

深圳公司:福田區深南大道2008號鳳凰大廈2棟26C1室

電話:0755-89696476 17324496118 18145863314      

其余地域: 河北 天津 山東 江蘇 重慶 浙江 陜西 湖北

尚普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08011146號-6 國統涉外證字第1690號

Copyright @ 2008--2024 Shangpu-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