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項目單位及擬建項目概況
第一節 項目申報單位概況
第二節 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河北某住宅小區一二期項目
二、項目建設地點
三、項目性質
新建
四、項目提出的理由
縣域一頭連著城鎮,一頭連著鄉村。著眼縣域,聚焦縣城,向村延伸,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意義重大。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人居環境,提高承載能力,可以更好吸納農業轉移人口。
縣域基礎設施建設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在縣域范圍內,通過加強住房、交通、水利、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城鄉之間的交通便利性、信息通暢度和資源共享能力,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有助于推動縣域產業升級和轉型、提升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
五、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背景
1、經濟背景
(1)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城鎮化程度不斷提高
國民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深。中國GDP多年來保持較快增長,經濟實力的提升帶來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如改善生活品質、展現城市風貌等。
隨著GDP增速回落,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優化加速,中國的經濟發展開始進入“新常態”階段。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
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2589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688238億元,增長5.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6%。
(2)地區經濟快速發展
河北省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23年,河北省全省生產總值實現43944.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66.2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16435.3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23042.6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比例為10.2:37.4:52.4。
……
2、市場背景
(1)城鎮化發展現狀
1)城鎮化率正穩步提升
全國城鎮化率:1978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只有17.9%,生活在城鎮的人口約1.7億。2023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932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7700萬人,減少1404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個百分點,是1978年城鎮化率的3.69倍。
……
(2)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現狀
1)全國企業購置土地市場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國300城土地市場成交建筑面積12.2億平方米,較2022年同期下降了21%,較上年降幅收窄5個百分點。即使12月“翹尾”現象如期而至,但在土地市場持續遇冷下,12月成交規模與去年同期也相差無幾。在此影響下,2023年全年土地市場成交規模同比降幅維系在兩成左右,總成交規模刷新近十年新低。
與土地成交規模變動走勢一致,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也明顯收縮: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國土地總成交金額3750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同比降幅持續高位,主要是由于自去年年末以來土地市場持續遇冷,導致地方政府在供地端更加謹慎,需求端企業拿地意愿也顯著收縮,土地成交多為底價成交,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
……
(二)項目建設必要性
1、項目建設是響應國家及地方政策號召的需要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和鄉鎮服務農民功能,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郵政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房建設質量;2022年5月《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2022年7月,《“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明顯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明顯縮小;2024年1月,《2024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穩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
項目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推動懷來縣城鎮化進程,積極響應國家城鎮化規劃的政策;項目為新型城鎮化發展項目,有利于國家及張家口市城鎮化率指標的實現。
……
六、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
項目一期二期擬建規劃總用地面積***平方米,總建筑面積***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棟高層住宅樓及地下車庫和其他公建、附屬設施等。
七、項目建設周期
八、工程技術方案
(一)設計規劃的指導思想、原則
1、指導思想
1)貫徹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指導思想,適合東園村實際建設需求、留有長遠發展余地并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新民居建設精神。
2)結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狀態,合理制定村莊“生態、美化、亮化、經濟”的建設標準,突出地方特色。
3)注重生態環境建設。
4)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努力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改善生活環境質量。
5)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分期建設。
2、原則
1)充分挖掘村莊用地潛力,優化村鎮空間布局。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要求,科學制定布局規劃,節約土地資源。根據自然條件、經濟狀況等實際,全面整合村莊用地、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的布局。
2)利于生產,方便生活,保護環境。
3)村內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凈化、村莊綠化。
4)結構體現新設計,建設采用新材料,外觀呈現新面貌。
(二)總體設計
1、建筑布局
……
九、項目招標方案
十、投資規模及資金籌措
項目計劃總投資***萬元,其中工程建設投資***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萬元,預備費用***萬元,拆遷補償費***萬元,土地受讓金***萬元,財務費用***萬元。
詳見項目總投資估算附表。
第三節 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分析
一、發展規劃分析
(一)國家層面發展規劃的符合性分析
1、《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強化縣域國土空間規劃對城鎮、村莊、產業園區等空間布局的統籌。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優化縣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擴大縣域就業容量,統籌縣域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護,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
2、《二十大報告》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報告中指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
二、產業政策分析
三、行業準入分析
第二章 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分析
第一節 資源開發方案
第二節 資源利用方案
一、資源利用
二、能耗分析
第三節 資源節約措施
一、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二、編制原則和目標
三、節能措施及效果
五、本章評價小結
第三章 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
第一節 項目選址
一、選址
二、選址區位概況
第二節 用地方案及合理性分析
第三節 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第四章 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第一節 環境和生態現狀
一、生態和環境現狀
二、執行標準
第二節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一、項目建設期環境保護
1、噪聲
項目施工期間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等產生非穩態噪聲,具有噪聲高、無規律、突發性等特點。工程擬采取的噪聲防治措施有:限制高噪聲施工季節和時間,夜晚停止施工;選用低噪聲性能的施工機械,并對施工機械進行潤滑和保養。施工噪聲應符合《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規定。各機械噪聲級見下表。
一般施工現場有多臺機械同時作業,各機械噪聲級將會疊加,疊加值將增加約3-8dB(A)。對產生強噪聲的設備(如攪拌機、打樁機)盡量安排在白天使用,深夜一般不得使用此類設備。汽車晚間運輸盡量用燈光示警,禁鳴喇叭,此外應對產生噪聲的設備加強維修和維護。對噪聲相對較高的設備如攪拌機、電鋸,建議在加工場外加蓋簡易棚。
2、廢水
施工地的生活污水、施工中開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沖刷而形成的廢水,會對附近的水體造成一定污染。施工地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集中排入區域外市政管網。
對施工開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圍護和遮蓋等措施防治流失,或由專人負責定期清運。
3、大氣影響
建筑材料在運輸、裝卸、拌合及土方堆放過程中易產生揚塵。采取措施:將運輸車輛車廂密閉,定期清掃施工場地及運輸路面上散落的土、石方,定期灑水,使TSP濃度低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1.0mg/m3。
4、廢棄物影響
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為建筑物施工時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由碎磚頭、混凝土和砂土組成,無有機成份,無有毒有害物質,只要施工單位清掃及時,充分利用(如用作回填土、鋪路材料等)或由政府部門統一安排處理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影響。施工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送到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處置,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施工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應采取的措施有: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碎石、碎磚等碎建筑材料及場地挖掘產生的土方應盡快利用,減少堆存時間,若在不能確保其全部利用時,絕對不能利用部分及時清運出場并按建筑垃圾管理規定進行處置,以免因長期堆積而產生二次污染?,F場配制砂漿、水泥時應按用量進行配料,盡量做到不灑、不漏、不剩、不倒。生活垃圾應集中收集,及時清運出場。
二、項目運營期環境保護
1、污水治理
本項目為住宅區,污水來源主要為家庭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廢水排放量約為28萬噸/年。
擬建項目全面實行濁清分流,采用雨污分流,雨水直接排出村外,同時建設雨水集水設施,收集雨水用于庭院綠化的灌溉;生活用水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一處,經室外管網收集至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后進入森林公園魚池,回收灌溉1500畝的葡萄園,達到生態循環。規劃的市政管網運營后,直接進入官網。
2、固體廢棄物治理
固體廢棄物主要為住戶及其它公建配套設施產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袋裝后經垃圾箱分類收集,由物業部門負責運至縣城垃圾中轉站進行處理。另外,拆散的包裝品分類回收。
3、噪音治理
本項目噪音主要為公共場所產生的社會噪音。對于公共場所產生的社會噪音,針對各功能區對聲環境的要求不同,可做建筑防噪處理,如對產生噪聲的房間密閉門窗、室內貼吸音材料等隔聲措施,并通過建筑組合及合理的分區布置,以達到降噪的目的,保持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第三節 特殊環境影響
項目影響范圍線內,暫無重點文物及珍貴動植物等重要環境保護對象,項目的建設對周圍植物環境的影響較小。若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古跡等,則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執行。
第四節 生態環境和社會影響分析
1、工程建設將會改變區域內原有植被狀況。擬建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擬種植樹木、花草,將極大地增加局部區域的植被面積,由此將改善局部生態環境。
2、工程建設將會改變原有的自然景觀。擬建項目建成后,將形成規劃合理的人工建筑及綠化為主題的景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區域的面貌,對東園村地區的整個生態環境將有非常大的提升。
第五節 地質災害影響分析
第六節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
第五章 經濟影響分析
第一節 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一、項目總投資估算
(一)工程建設費用
(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三)預備費用
(四)其他費用
(五)項目總投資估算
二、項目經濟效益測算
(一)評價依據
1、遵循的有關法規
(1)企業財務通則;
(2)營業稅、所得稅及其他有關稅務法規;
(3)本項目財務評價依據國家計委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規定的評價原則與評價方法進行,評價中采用動態與靜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分析為主;
(4)投資項目經濟評估指南;
(5)其他有關法規文件及相關資料。
2、基礎數據和說明
(1)項目采取建設完成后進行銷售的模式;
(2)分析過程不考慮物價變化因素的影響;
(3)銷售價格等主要價格數據為現今市場價格初步估算。
(二)收入及稅金測算
(三)利潤測算
(四)財務效益分析
第二節 行業影響分析
第三節 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第四節 宏觀經濟影響分析
第六章 社會影響分析
第一節 社會影響效果分析
一、影響區域內受項目影響的機構和人群的識別
二、社會影響效果分析
第二節 社會適應性分析
一、項目利益相關者分析
二、利益相關者參與項目方案
三、互適性分析
第三節 社會穩定風險分析
一、風險因素分析及識別
二、風險估計及初始風險等級判斷
三、項目的初始風險等級判斷
四、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五、社會穩定應急預案
六、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結論及建議
第四節 其他社會風險及對策分析
一、規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二、資金風險及防范措施
三、自然及工程風險及防范措施
四、技術及設計風險及防范措施
五、合作方違約風險及防范措施
六、社會風險及防范措施
七、市場風險及防范措施
八、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
九、其他風險及防范措施
十、風險分析結論及防范措施
完整版附件請點擊下載:河北省某住宅小區一二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長案例
北京公司: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29號海泰大廈1118、1120、1127、1129室
市場調研:010-82885719 投資咨詢:010-82885739 IPO咨詢:010-82885781
上海公司:黃浦區延安東路45號工商聯大廈717室
市場調研:021-61397134 投資咨詢:021-64023562 IPO咨詢:13611322396
廣州公司:天河區珠江新城華夏路30號富力盈通大廈41層
電話:020-84593416 13527831869
深圳公司:福田區深南大道2008號鳳凰大廈2棟26C1室
電話:0755-89696476 17324496118 18145863314
其余地域: 河北 、 天津 、 山東 、 江蘇 、 重慶 、 浙江 、 陜西 、 湖北
尚普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08011146號-6 國統涉外證字第1690號
Copyright @ 2008--2024 Shangpu-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